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国经济怎么样?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了成绩单,:2013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6.88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7%。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用“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来进行了概括。在经历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如何来看这份成绩?
2013中国经济增长呈现“稳、进、好”
7.7%的增长,看似平淡,其实不容易。国家统计局局长 马建堂却深有感触地说,这个不容易,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更有体会。他用“稳、进、好”三个字来形容过去一年的中国经济。
“稳”字体现为: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粮食增长总体稳定,而GDP增速7.7%,物价上涨2.6%,新增就业1310万人,这样的一个搭配,马建堂认为在全球也是独领风骚。
对“进”字的解读,马建堂又用了4个指标。首先是产业机构优化,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其次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占比进一步提升,区域协调性增强。第三个指标是城镇化率达到53.7%;第四个指标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跟农村居民相比,而去年下降到3.03倍。
而“好”字体则现为:企业效益回升,经济质量好转,民生得以改善,产业升级加速。
马建堂: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前11个月增长13.2%,财政收入总体好转,特别是中央收入一度出现负增长的局面。经过努力,财政收入增长逐季好转。劳动生产率在稳步提高,单位GDP能耗也下降了3.7%。
展望2014,中国经济将保持“稳中向好”的势头
分析2013年“三驾马车”,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是50%,投资的贡献率是54.4%,而出口的贡献率则是负的4.4%。马建堂认为,2014年,消费仍将发挥基础作用;投资在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下仍将保持平稳较快的态势;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将释放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而随着发达经济体复苏加快,将为出口稳定增长奠定基础。在乐观的同时,马建堂也提醒:
马建堂: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还要保持忧患意识,因为2014年经济运行也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还需要巩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需要培育,地方债风险需要防范,淘汰落后产能仍需要加大进度。
“调控创新”是关键
马建堂认为,中国经济走出2013年的困境,主要是中央的“调控创新”。他总结了16个字——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明确区间”,就是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要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不论是守住上限和下限,都是为了保民生。“重在改调”,就是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而政策的出台,既要着眼于当前问题,更要着眼于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让马建堂感受深刻的是“稳定政策”。
马建堂:主要是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超发货币,不增加赤字,为市场主体创造了一个可以预期的平稳的政策环境,防止了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
房价上涨势头将减缓
2013年中国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超过20%,楼市调控似乎有越调越高的趋势。对此,马建堂分析了三大原因:第一是人口多,刚性需求强;第二是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强;第三是土地,尤其是好地段的土地稀缺性更强。马建堂认为,看房价,不能只看一线城市。
马建堂:我们也要看到,去年城市房价出现了明显分化的趋势,二三线城市上涨平稳,个别三四线城市还出现了下跌。不能用一线城市的上涨来概括全国。从12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到,环比和同比数据虽然都在上涨,但上涨的幅度在减缓,我们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势头,在今年能够延续下去,但是房地产调控需要一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