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多地小学课间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 多玩5分钟 有啥不一样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1-29 08:22   

多5分钟从哪来?

盘活存量上学放学照常

长时间以来,我国多数中小学都采用课间10分钟的作息。延长课间时长,不仅意味着要重新排课表,也对场地、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课间10分钟为何要改变?

衢江区实验小学共有48个班,全校近2000名学生,学校体量大、空间有限,学生课间经常要排队上厕所、接水。邵建刚说:“遇到音乐、体育、美术、劳动、信息技术等要换教室上课的科目,10分钟就更不够用了。”他常常在课间看到学生步履匆匆。“赶场”的不止学生,老师同样匆忙,有时候这边班级刚下课,就得赶到下个班做课前准备。

“我们的教育首先要保证孩子们身心健康。如果在课间孩子们连上洗手间都匆匆忙忙,这和我们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张军林说。

各地学校探索课间15分钟,也和近年来颇受关注的“课间圈养”有关。有媒体报道,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除喝水、上厕所外,不能走出教室活动,甚至不能随意离开座位。这样的现象也引发了讨论和担忧。这种“课间圈养”显然有悖于孩子好动的天性,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部分学校的‘课间圈养’模式源自学校、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这种舍本逐末的方式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不仅遏制了孩子的天性,也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刘慧梅表示,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嬉戏玩耍也很重要,学习并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课间嬉戏能培养孩子的社交、沟通、协调、组织等能力,有助于塑造孩子的个性,实现更均衡的发展。

课间时间延长,很多家长也投赞成票。春晖小学新学期开学前的新生家长会上,田冰冰现场征求家长意见,700多名家长全票通过。“家长对于这一微改革热情支持,给了我们改变的信心。”她说。

延长课间时长,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学校一天的课表安排得严丝合缝,从哪里挤出来这5分钟?

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小学上课时间不能早于8时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这就决定了学校不能简单以提早到校、延迟放学的方式来增加课间时长。每一所延长课间的学校,只能对学生的在校时间进行“存量盘活”。

当前,学校大多采用拆补的方式,从大课间、午休管理时间等长时段休息时间中拆出小时段,再均匀地补进各小课间。这种相对“无痕”的调配方式,既不会让孩子明显感觉长时段休息时间被压缩,又能缓解小课间的匆忙。

以衢州市衢江区实验小学为例,学校每天上午、下午各有3节课程,共4节课间,在学校以往的冬令时课间安排里,4节课间为一节50分钟的大课间和三节10分钟的小课间,此外午餐时间后还安排了1个小时的午间管理时间。优化后的课表分别从大课间“拆”出10分钟、从午间管理时间“拆”出5分钟,均匀地“补”进了3个小课间。

多5分钟难在哪?

配套硬件软件都要跟上

课间15分钟,今后会成为小学的“标配”吗?部分接受采访的学校认为目前有难度。因为各地的教育情况、考学难度不同,很难“一刀切”地复制推广。

事实上,课间15分钟的推广的确也面临一些问题。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谷亚认为,课间时长延长后,有些问题值得关注。例如:户外活动的安全风险如何把控?教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提供什么服务?如何将学生从较长的自由活动状态迅速引导至课堂教学状态?要把课间时间真正还给学生,改变时长只是一个开始,背后也需要配套“软件”措施来支撑。

“课间15分钟让孩子们玩得大汗淋漓,可能会影响下一节课的状态,这不一定是理想的课间,需要加以引导。”田冰冰介绍,学校提倡科学文明、动静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在课间能够休息放松。

新学期推出新课表后,春晖小学各校区更新了一系列硬件设施,比如按照年级特点,在各自楼层设置活动区域,安排游戏区、阅读角;不同班级根据各班实际,提供益智类、护眼类游戏。不过田冰冰认为,“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可选项,但不必过度安排。”

“我们通过课间征集令的形式,让孩子们探讨哪些场地适合什么游戏。学生也会思考哪些活动是安全的,哪些活动有益且适合学校场地。”张军林说,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适应新的课间形式。

课间时间延长,也需要监督机制,确保真正落实。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下课铃响,老师不能拖堂,而是要把孩子们放出去。“如果老师有拖堂的习惯,课间半小时可能都不够。与其拖堂,不如提高课堂效率。”采访中,不少校长表示。

在学军小学,学校行政人员每个课间都会进行巡视,查看是否有老师拖堂,学生也会参与监督。春晖小学则加强了课间巡视的管理,按照年级进行巡查监督——重点关注老师有没有拖堂,课间学生有没有打闹推搡等不文明行为,保障课间秩序的安全有序。每一周,年级组会统计、反馈当周的巡视情况,确保15分钟能够真正归还给学生。

对很多学校来说,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安全。尤其是城市市区学校,往往楼层高、面积小,小学生下楼活动不易。

对安全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确实有可能因打闹发生纠纷乃至出现安全事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保障学生安全一直是校园管理中绷紧的弦,学校、老师要科学实施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不可排除存在这样的情况:学校、老师已尽到安全教育、安全管理责任,但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由于偶然因素或自身原因出现磕碰等意外伤害。建议学校通过校园意外伤害事故责任认定、鼓励学生(家长)购买学生意外伤害险等方式,防止被过度追责。”熊丙奇说。

关于校内活动安全问题,教育部门已有表态。2023年11月,杭州市教育局答复杭州市十二届政协二次会议第146号建议关于“从法院判决上保证学校敢于落实体育教育”“多重保障防止家长过度追责”等内容称,将开展关于校内文体活动中自甘风险的研讨,同时坚持自愿原则,倡导家长购买学生(幼儿)综合保险。

不少接受采访的学校表示:15分钟课间是小切口,背后反映的是育人实践的大变化。希望进一步打开“课间圈养”的围栏,让更多的孩子心中有梦、身上有汗、眼里有光。

(原标题:浙江多地小学课间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 多玩5分钟 有啥不一样)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姜晓蓉 唐逸涵  编辑:陈周滢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