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阿克苏挤驼奶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4-26 08:19   

乖巧的幼驼是好帮手

早晨7时,杭州已经天亮,阿克苏郊外还在夜色中,风也没有掀起大氅的劲头,骆驼圈倒是沸腾起来——到早上挤奶的时间了。基地骆驼经驯化,养成了早7时左右、晚7时左右两次的规律产奶时间。中间漫长的白天,我和它们一起相处,培养感情。

想顺利挤驼奶,有三个要点。第一是让幼驼先“工作”,第二是挤奶工和母驼建立起信任关系,第三是让骆驼们保持心情愉快。挤驼奶和挤牛奶完全不同。骆驼的乳房不蓄乳,母驼必须嗅到幼驼的气味,才会分泌乳汁,所以需要先让幼驼去吸吮,促进母驼产奶,再及时用上吸奶器,1至2分钟就能挤好奶。骆驼排乳细水长流,挤奶工作不能一次性完成,需多次进行。基地里的骆驼优质,平均一天一峰能产2至3公斤驼奶,“冠军”骆驼的产量能达5公斤,是奶牛一天产奶量的约五分之一,因为产量少,营养丰富,其价格比牛奶高不少。

第二次去见它们,公路上飞扬着大片的尘土和黄沙,我一路上都在担心,恶劣天气会影响骆驼产奶吗?

抱着疑问,再到骆驼基地,我大着胆子凑近了幼驼哺乳区。风沙卷着草料味、尿骚味和骆驼绒毛,兜头兜脑往我鼻尖和衣服上撒。我问:“沙尘暴对它们有影响吗?”技术指导员卡依赛尔·买买提点点头:“对日常产奶有影响,雨、雪、刮风也有很大影响,因为骆驼对环境特别敏感,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去年7月一场暴雨,导致两三天没有挤奶,中途间断了,骆驼的产奶量就有所下降。”

卡依赛尔一家三代养骆驼,他告诉我:“以前养驼人一年四季到处放牧,条件艰苦,虽然世代以养殖骆驼为生,但近几年才靠着骆驼过上了好日子。”原来,柯坪县早年的骆驼养殖以传统散养为主,鲜驼奶也不是主要产品,“现在大家意识到驼奶的营养价值,基地的驼奶都能卖出去,供不应求。牧民以前卖驼肉、驼毛,驼奶自己喝,现在他们通过售卖驼奶增加收入,也可以到我们基地当挤奶工。”

晚上6时45分许,挤奶工们陆续进入挤奶大厅,先把幼驼们领进来,随后,250余峰母驼也进来了。你能想象一个人被这么多山包似的骆驼围绕的感受吗?幸好此前我和骆驼建立了情感联系,心情还算轻松。

乖巧的幼驼被领向母亲,认真努力“工作”,挤奶工判断时机,迅速用吸奶器替换下幼驼。这个过程可长可短,短则一两分钟,长则5分钟。“挤奶工需要判断什么时候出手,早了影响产量,晚了驼奶被幼驼吸吮太多,量又减少。”麦尔旦说。

驼奶通过四支一指半粗的导管进入储奶器,我在挤奶工依热斯古丽·达尼西别克的帮助下,紧张地扶住了导管,新鲜驼奶是温热的,40摄氏度至45摄氏度。感应到了陌生人的气息,有些母驼不安地蹬起后腿。在同伴的示意下,我迅速跑往远处,努力让它们感到安全,恢复平静。

鲜驼奶“打飞的”到浙江

刚挤出的驼奶,被分装到储奶器冷藏储存。基地向新疆新驼乳业有限公司定向供应驼奶,我跟着运奶车前往距离基地5公里左右的新疆新驼乳业,不到10分钟,驼奶就被送到了工厂,由那里的化验室对样本进行各项指标检测。

化验员萨尼亚木·吐尔逊从我们运奶车的冷藏罐中接收了驼奶样本,经过酸度、新鲜度等一系列的质量检验,1小时后,她取出了报告。“驼奶品质很好。”她说。

收奶间外,还有大片的奶农交奶等候区,企业也收购当地牧民的驼奶。按一峰骆驼平均一天产奶2公斤来算的话,利润约32元,若按一户牧民养10峰奶驼来计算,每天有几百元收入。符合国家质检标准的驼奶,将被制成巴氏灭菌鲜驼奶、纯驼乳粉、奶片等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现在有了新鲜冷链,保证新鲜驼奶的远程运输。鲜驼奶每周四会“搭”航班飞往浙江。新疆新驼乳业是一家浙商参与投资的企业,2022年7月在柯坪县投产,年处理鲜奶量2万吨以上,可解决70余人的就业,带动约300户骆驼养殖户增收。

浙江援疆工作从资金投入、项目招商等方面为发展骆驼产业提供倾斜,也提供数字化技术助力当地发展。在柯坪县阿热阿依玛克村,这里的骆驼戴着“5G智慧项圈”,工作人员通过智慧畜牧监管平台检测骆驼的日常饲喂等指标,提高养殖效率,推动了当地养殖业从粗放型向智慧化的转变。

浙江兰畔心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晶晶是浙江义乌人,2017年来到新疆从事新疆特产销售,2021年投资新驼项目,加入了产业援疆的浙商行列。在阿克苏投产初期,她最担心产品运输问题,因为离浙江实在遥远。“现在通过空运,我们产品当天生产,当天运抵浙江。”她邀我参观前不久奠基开工的万驼园项目,该项目计划今年5月底一期投入使用。

建成后,柯坪县将迎来第三个骆驼养殖基地,年产值将达1亿元以上,带动农村就业岗位100个,示范带动周边养殖户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目前县里骆驼存栏达3.2万峰,带动440户农牧民每户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

狂沙卷走了4月的落日,我离开前,热情的麦尔旦拿来了《骆驼养殖技术与产品开发》一书,供我阅读参考。我想,等到5月新一批骆驼展开驯化的日子,我还会再来。得和新的骆驼们建立感情,不是吗?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陆斯超  编辑:高婷婷
返回
​三四月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无数沙丘绵延流动,当大风吹过,无论是骆驼还是人群,都笼罩在茫茫沙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