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得春风入万户——“十三五”我省民政工作纪实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1-19 10:53   

携老将雏 提档升级呵护多

我省养老服务快速健康发展,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连续两年得到国务院表扬激励,连续13年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养老护理队伍素质不断提升,荣获国家养老护理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长三角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

为了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全国首创的重大举措在我省不断推出:

着眼破解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提供这一全国性难题,我省持续推进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为高龄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照护服务。自2018年开始,已经建成1105家,覆盖75%以上乡镇(街道)。

在全国率先开展康养体系建设,探索养老服务转型升级,组织全省111个康养联合体建设试点。

以厨房、卫生间改造为重点,为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提高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实施以来已改造7500多户。

养老服务市场逐步开放,民办养老机构已成为养老服务提供主体。全省现有民办养老机构1689家,占养老机构总数近七成。

高龄补贴标准逐步提高,养老服务补贴应享尽享,老年优待证全省通办,任何能够证明年龄的证件都可作为享受老年人优待的凭证。

打造“浙里养”智慧平台,在全国率先启动智慧养老社区建设。

最新数据显示,全省共有养老机构2485家,床位47.55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5.2万张,占比53%;助餐配送餐服务覆盖13453个城乡社区,占比55.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34万个,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

都说民政的心,上连着老人,下连着儿童。与养老服务一样,5年的不懈努力,让我省在儿童福利保障上也成为全国领先者。

相继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孤困儿童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全省有近3000名孤儿和6.1万名困境儿童纳入政府保障体系,机构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月平均补助标准分别达到2200元和1650元。

全省6.8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全部建立信息档案,加强动态管理,村(社)儿童之家建成1万多个,11个设区市和所有县(市、区)均已挂牌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

对老年人、少年儿童的立体式呵护和遍地开花的慈善机构、慈善人物、慈善举措,让浙江在成为老年人乐园、儿童快乐天堂的同时,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慈善大省”。

危难时刻 慎终如始勇担当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省民政人“危难时刻,慎终如始勇担当”。就在近日,随着疫情日渐趋紧,省民政厅及时下发了《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村(社区)服务管理的通知》,作出安排部署。

《通知》从倡导就地过节,到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完善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机制,直到做好住宅小区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通风换气等工作,细细要求,认真叮嘱。

2020年1月25日,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养老院封闭管理的做法在国家级主流媒体报道后,被推向全国,我省同时还加强儿童、婚姻、流浪救助等领域防控。疫情期间,全省养老机构、72家儿童福利机构、各级救助管理机构,未发生一起感染或疑似病例。

社区(村)是防疫抗疫第一线,也是关键点。为此,我省民政系统出台了“10个到位”“巩固深化10条”等一系列防控举措,以及“关爱7条”激励政策和写给社区工作者“一封信”,激励全省15万名社区工作者坚守一线。

正是在民政部门的发动下,全省3.4万家社会组织、1300多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5万余名社会工作者和280万名志愿者投入疫情防控,成为全省抗疫大军中的重要力量,为我省打赢疫情防控战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疫情期间,我省民政系统新认定特困、低保、低保边缘、临时救助等近10万人,发放物价补贴,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还妥善安置了600多个滞留浙江、临时生活困难的外来人员;统筹殡葬服务和清明安全祭扫;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恢复服务秩序,制定秋冬季疫情防控方案,全力保障民政服务对象健康安全。

正是由于慎终如始抓好民政领域疫情防控,我省实现了民政领域全面全线安全,得到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充分肯定,民政领域做法以专题形式向全省推广,造福了更多的城乡居民。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周 象 朱旭东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