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却发现自己被挡在健身房门外、租房申请屡屡碰壁、连报团旅游都要签署“生死状”。这些刺眼的“年龄门槛”背后,折射出怎样的社会困境?
01
超65岁不接待!退休运动员遭健身房拒绝
河南郑州的张国勤(化名)是名健身爱好者。今年69岁的他看上去精神矍铄,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网球。他告诉记者,他年轻时是一名运动员,身体素质一直很好,退休之后也没有放弃锻炼。
然而,当他想去健身房办卡时,却遭到工作人员拒绝。工作人员表示,健身房拒绝接收65岁以上的老人,不会为他开先例。
健身房设置“年龄门槛”的情况并非少数。记者走访多地场馆,发现不少健身机构,尤其是游泳场馆都对老年人设置了年龄“门槛”。
其中,一家私立健身房店员表示,“主要是因为担心老人健身时身体状况不稳定”“我们要对老人的安全负责,例如跑步机,若是老人调速过快,很容易发生危险。”
也有一些体育场馆表示不设“年龄门槛”,但要签署《风险责任书》。一家体育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器械类的运动一般要求65周岁以上老年人携带医院体检证明,并签署免责声明,在家属陪同下才可进馆,但乒乓球、羽毛球等场馆并无明确年龄限制。”“不过老年人来办卡,如果身体状况实在不好的我们一般会劝返。”
02
多地房东和房产中介对60岁以上者“闭门谢客”
今年3月末,一则“为65岁母亲和年迈外婆租房3天被拒20次”的新闻上了热搜,引发社会关注。
曾有媒体走访北京的中介公司时,发现不少租房中介公司都对租客的年龄作出限制。有中介公司明确表示不为60岁以上老年租客提供拼租服务,也有中介公司表示65岁以上租客不得作为独立承租人。
线上租房平台则更直接,直接设置“18-60岁”年龄门槛,65岁以上老年人若无子女担保,基本无法完成租赁流程。如在某拼租房源中,系统自动提示“签约人年龄需在18-60岁之间”,超龄用户被迫“隐身”或添加年轻共同承租人。
一些品牌公寓在“入住要求”中明文写着“限18-40岁”,也有中介以“作息不同、难以社交”等理由直接劝退老年人。即使找到了房源,也需签署“安全责任书”,承诺出现任何健康问题概不追责。
据海报新闻消息,有些老年人即便侥幸能租到房,也被要求“提供体检报告”,而且有些房东见到是老年人入住,租金也上涨了20%。
在一些中介眼里,独居老人几乎成了“最不受欢迎的租客”。平台算法的“隐性排斥”叠加中介市场的“显性歧视”,让老年人从一开始就被边缘化。不少房东宁愿空置房源,也不愿将房子租给老人。
“万一老人在我房子里磕了碰了,我也得担责任。”有房东告诉媒体记者,她想尽量规避“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