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同意捐献遗体 手术室改造为解剖间 2月15日下午,刘良接到通知,有家属同意捐献亲人的遗体做病理解剖,武汉金银潭医院同意将一间小手术室改造为解剖间。 刘良:这个医院的手术室是一个带负压的空间,比较适合解剖。我们把里面非必要的东西全部清走了,还有一个要注意的是,不造成室内一些血迹的污染。因为除了空气以外,它还对地面和对下水有影响。 记者:您进去之前要做什么样的防护? 刘良:我们跟临床医生一样,要做各种防护,当然我们的防护级别要高。我们戴三层手套,两层口罩,帽子戴两层或者三层,然后护目镜加上防护屏。服装的规格也很高,密封性特别好,不透风不透气。这样就能把全身暴露的位置全部给封闭掉。 首例遗体解剖近三小时 是平日三倍 2月16日凌晨一点左右,刘良团队三人进入解剖间,开始新冠肺炎逝者的第一例病理解剖。 刘良:解剖前,我们集体给他鞠躬,鞠躬时间特别长。我们对这位逝者非常尊敬,发自内心非常感谢他们,他们是大爱。 平时做一例解剖手术,刘良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而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遗体解剖却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几乎是平日的三倍,到凌晨三点五十分才结束。 记者:这次时间长的原因是什么? 刘良:第一是第一例,要谨慎小心一点;第二确实是很难受。人在里面缺氧,到后面缝一针就大喘气,腰也不舒服。穿上那个服装,就跟宇航员一样,闷在里面汗不停地往下掉,会有脱水的情况。下半夜,也有饥饿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