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金融危机如同瘟疫一般已经在全球肆虐了一年。痛定思痛,一年之后再回首,造成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昭然若揭。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部研究员甄炳喜为本刊记者总结了导致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的十大原因:
房地产市场的膨胀和泡沫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线。从上个世纪末到2006年这五六年的时间,美国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房地产泡沫,房价从2000年到2006年上升了35%,相当于之前五年房价增速的两倍,这种情况下就像一个抢椅子的游戏,只要音乐不停,大家都在跳,但是当音乐停下来,游戏就到此为止了,房地产的泡沫也破灭了。
房地产的繁荣或是泡沫,归因于银行业的两个变化。一是银行不再在 资产负债表中将贷款打包出售给其他的金融投资者并以此来转移风险。二是银行过多地使用短期的金融工具来持有金融资产,致使银行无法用这些工具来对短期债务进行调整。因此融资流动性只要下降就会给金融体系带来重大的压力。
美国过度的借债是危机的源头。美国是一个高负债、低储蓄的国家。这在最近几年表现得特别突出,一般家庭将住房作为“自动取款机”来支持高消费,因为他们觉得只要房价上涨,他的房屋资产就会升值,以此从银行获得了大量的贷款,维持高消费。一旦房价下跌,他们的房子就资不抵债,就失去消费来源。
宏观经济政策失误。本世纪初,美国的货币政策至少出现过两次矫枉过正,第一次是2001年到2003年,经济衰退和复苏乏力,美联储将利率从6.5%降到1%,于是助长了美国家庭利用借贷购买房子,从而刺激了房地产的繁荣。第二次是当房地产和美国经济过热时,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联储又连续17次加息,短期利息从1%调整到5.25%,于是房地产开始降温,房价在2007年也开始下降。
国会给“两房”过大的特权。房利美和房地美将近占了美国次贷的50%,所以这两个由政府支持的房贷公司不能倒闭,政府必须保护。美国的国会也有自己的目标,就是美国人能负担得起住房的政治目标。于是银行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房贷,“两房”可以为销售房贷担保的证券提供担保,将这些“坏资产”转手给那些金融体系。2004年后国会还采取了另外一个做法,向两房施加压力,使得他们在2005年和2006年为高风险的房贷提供担保,这个担保比以前增加了三倍。
金融衍生品蕴涵着巨大的风险。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业创新了很多的金融衍生品。2007年美国的金融衍生品总值大概是30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20多倍。金融产品过多导致了资产错配,也引发越来越多的规避监管的行为。处于金融衍生品投资链末端的投资者缺乏风险监督的手段,当衍生品的源头次贷资产出现问题的时候,建立在此之上的金融衍生品投资市场就如同“空中楼阁”一般颓然倒下。
金融评级机构失职。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过度依赖于美国标准普尔等机构来进行评级,正是因为全球投资者对美国金融评级机构的信任,才大量购买与次贷相关的产品。但是评级机构本身存在不少问题,而且评级机构使用的模式都是自己设计的,缺乏有关监管机构的论证。
在衍生产品金融创新的背景下,政府监管缺失,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里根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放松对金融业的监管,不管是民主党、共和党都是这么做的,所以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品就不受政府部门的监管。
美国政府对危机认识不足,措施不力。2007年上半年实际上已经出现次贷危机的苗头,但是美国政府反应很慢,直到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联储才开始作出反应。2008年贝尔斯登、房利美出现危机的时候政府出面救助,但是当雷曼兄弟出现问题的时候政府又采取了另外一种做法,现在回过头来看处理不力,又造成了金融危机的蔓延。
不合理、不公正的金融体系是金融危机频发的温床。以前的金融危机也与此相关,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是以美元为主导的,美国利用这一霸主地位通过这种体系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很快变成了世界金融危机。各国都要为美国的政策失误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