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海南省三亚市启动2014年上半年物价补贴发放工作,向62万居民一次性派发逾2.2亿元红包,符合条件的居民每人将一次性获得360元补贴资金。据了解,三亚市已非第一次发放物价补贴。自2010年以来,该市共发放物价补贴超4.1亿元,受益居民达187万人次。
对三亚市为居民派发红包的做法,全国多数公民既赞且羡,有些媒体将之评为“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我却有些保留看法。三亚市发红包究竟“好”还是“差”,是要看跟怎样的对象比较。与那些物价上涨极快、却没有发放相关补贴的地区相比,三亚市固然是好的。若与仅给全县26位领导干部发百万补贴并因此被调查的广西永福县委书记黄永跃比,三亚市不仅好,且算得雪中送炭、公正严明了。在全国社会保障体系仍有待完善、多数地区尚不能实现补贴居民常态化的语境下,说三亚市不好,难脱吹毛求疵之嫌。但如因三亚市派发红包就无条件地将其赞至上天,也有失妥当。
按三亚市所公布标准,能够享受补贴者必须是“三亚本地户籍的城乡居民,以及2013年11月—2014年4月间连续6个月以上参加三亚市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非本地户籍的在职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按道理讲,这部分人是当地过快上涨物价的承担者,派发红包补偿居民所付高额税费称得上“还富于民”,是当地政府应有之义,理当优先筹谋实施。金融危机或自然灾害期间,香港地区、日本、新加坡等都有过类似做法,实在值不得再几度讴歌。
倒是三亚市“一刀切”式的红包派发方式,能否保证所有应收益者都收益?若有三亚市籍人在其他物价低地区往来生活、在三亚市常年居住却未参加医保者,也要依相关条例执行红包发放吗?若补贴的红包发不到那些生活最吃力的人手中,却派给了许多对此可有可无的居民,那么这红包实在是发得不怎么“划算”,也更谈不上成功。
或许哪一家政府也无法将红包派发得那么精确,或许仅是去做鉴定搞甄别的成本,都要远超红包价值本身。既然这样,又何必非要去派红包呢?向公民发钱,对改善他们境遇或许简单直接,但却是较低端的一类手段。正如某些西方国家般,救济金保障金优抚金弄得太全面,反养出许多有力气也不去做工的社会蛀虫来。相比于派发红包的方式,政府部分实在该拿出更大的智慧来,在制度与政策方面去激励公民,实现更高层次更为广泛的公平。比如,在户籍、职业、社会阶层等方面为所有人都创造更多均等机会,让愿意付出努力与劳动且有相应能力的公民,可自由实现水平与垂直流动。若可拥有激扬的未来,又有几位年轻人,会更看重银行账户上那几位小小数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