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向媒体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严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4月18日《人民日报》)
4月18日,是广大“舌尖迷”满怀期待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首映之日,可今天各大媒体却大篇幅的报道我国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不知是巧合还是对现实的隐喻。《舌尖上的中国》演绎的就是生命与土地的关系,关乎的不仅是烹饪技巧,还有对天然绿色食材的推崇,传达着对丰饶土地的敬畏。一边是醇香四溢的中国味道在荧屏上流光溢彩,一边是布满重金属、农药、化肥荼毒土壤数据的报道,如果任由土壤污染的肆虐,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田野里还能长出美味醇香的食材吗?《舌尖上的中国》还能拍到多少季呢?
我们的舌尖之忧,如果说是对加工食品不安全的忧虑,还不用太过于担心,因为在原材料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严格的监管完全能够避免加工过程中引发的舌尖之忧,可是食材赖以生长的土壤被污染之后,所有的肉蛋奶蔬果都从根本上不安全了。我们可以拒绝火腿、拒绝方便面等加工类食品,可是我们能拒绝水稻、小麦吗?土壤污染的不可逆转性及影响的深度告诉我们,防治土壤污染刻不容缓。
土壤污染防治需要一部专门的法律,现在关于土壤保护的立法散见于其它相关环境立法,缺乏可操作性,难以形成合力,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立法需要跑步前进,让土壤污染的监管、调研、修复等重要工作都有法可依。土壤污染防治不仅需要制度法律的规制,还要从经济发展模式上统一协调规划,特别是注重通过科技手段防治土壤污染,依法关停、整改粗放式的工矿业,严防重金属污染土壤,优化升级工矿业的技术水平。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大力推广绿色农业,鼓励农村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对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大对无污染、不残留农药、化肥的研制力度,并根据当地土壤具体情况指导农药、化肥的使用。
当《舌尖上的中国》遭遇土壤污染,尴尬的不仅是法律,还有每个缺乏环保理念的个人。当我们沉浸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美味”中,却无法以此培养出对土地的敬仰与热爱,那么以后的《舌尖上的中国》也许再也拍不成纪录片,而只能是异想天开的电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