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狗的话题很热,一边是某地禁养大型犬的条例出炉引发争议,一边是忠犬护主的故事令人动容。对于城市养狗的问题,支持者众,反对者亦众,两种观点交锋激烈,看似不容调和。
记者也是爱狗人士,自问较为理性。家中养的英国猎犬秉性温顺,与人无争,尤其与学龄前儿童交往甚密,要说伤人,委实不太可能。但由于从体型上看,也属于准大型犬范畴。考虑到有些人天生怕狗、厌狗,因此每次出门遛狗,必然要牵绳拽牢,及时清理狗粪。 每年按时给狗打预防针,尽力不影响他人的公共生活。十年下来,此狗与邻里相安,更成为周围小童的学前玩伴、成长挚友。即便如此,仍有一名老者每次看到我遛狗,总要来一句,这样肥的狗杀来好吃。我也不能与他争辩,只能绕道走开。
以己度人,其实禁犬令导致的争论,根源不见得在狗,还在于人的好恶不同,却又过度放大了个人好恶,导致“井水”犯了“河水”。爱狗人士道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不经意间可能就会将自己的喜好强加于人,侵占了公共空间;不爱狗者认为恶犬伤人、狗吠扰民、狗屎遍地……
在人类主导的这个地球上,“以动物为本”肯定不现实。然而,人的理念问题、情绪问题是否应该全部怪到狗的头上?甚至通过“打狗棒”来暴力解决?毕竟在城市中养狗,管理权在于狗的主人。对于禁养的犬类品种过分“一刀切”,未必科学。比如金毛、拉布拉多、苏格兰牧羊犬、萨摩耶等都很安全,仅因其体型而划入禁养之列显然不妥。
记者以为,以禁令的形式杜绝狗患,还是一种粗放的管理方式。不如以“限令”代替“禁令”,以“管人”代替“管狗”。比如规定限养的犬种、数量,限定遛狗的时间、场所,签署养犬责任书、领取养犬证,等等。提倡文明养狗,提高狗主人素质,并不断完善政策法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找出最好的办法,来科学地对待人类几千年的朋友——狗,未尝不是一种有益的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