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园、工业集中区、旅游观光带……经过3年恢复重建,汶川地震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震前有了明显提升。更值得欣慰的是,灾区的建筑风格、产业定位各具特色,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差异化发展态势。这体现了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与分工实施的协调统一,更折射出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理念。
科学重建,规划先行。汶川地震受灾面广,受灾人数多,重建工作难度之大世所罕见。为迅速而科学地开展灾后重建,震后仅4个月,国务院就出台《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提出要“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这不仅给灾后重建列出了“时间表”,更指明了前进方向。
科学重建,贵在因地制宜。19个重灾区 受灾情况各异,自然条件、文化风俗、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重建难题各有不同。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各受灾地区重建不同的实施细则相继出台:北川损毁殆尽,山东提出异地重建现代化新城;都江堰公共设施损毁严重,上海把民生工程放在优先位置;什邡每逢汛期通往山区的公路都要中断,北京就绕过滑坡体,给当地修起一座座“安全桥”。
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是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要求和灾区实际条件,对恢复重建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出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恢复重建工作分工实施,各自推进却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科学的总体规划保障了科学重建,总体规划与分工实施使重建实现知行合一。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实践证明,总体规划与分工实施的协调统一,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实现灾区跨越式发展的法宝,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宝贵财富,也为助推当今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