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上市的电影《孔子》近日惹上了麻烦——自称为“孔子第75代孙”的孔健正式向《孔子》剧组发出了“措辞严厉”的书面声明,要求对影片内容作重大改动,并保留有关的法律权利。(12月11日《重庆商报》)
仔细研究孔健的声明,集中在指控《孔子》中“南子”对“孔子”说出的暧昧对白,“明显缺乏史实依据并严重有损于孔子圣人形象”;影片中孔子的语言,不是“史书和《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原话”。
子见南子的故事,有无暧昧情事,是个千古谜团,后世大儒,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不过,凭情理推断,在春秋那个男女关系比较不规范的年代,风流成性的卫灵公夫人南子,婚后尚且每年要回老家小住一段时间,和情郎 幽会,作为孔子的粉丝,面对素所仰慕的孔子,表达爱慕之情,似乎并非不可能。《论语》中也记载,孔子拜会南子,曾引起了弟子子路的不悦,以致孔子跳脚发誓:“我如果做了错事,老天会惩罚我的!老天会惩罚我的!”
对不起,孔子说的,不是我们今天的白话,根据《论语》记载,是“天厌之!天厌之!”我之所以道歉,并非无因。电影《孔子》里,孔子飙出了一句十足的京片子“给个话儿”,不是惹得孔子后裔勃然大怒,要把“并非史书和《论语》记载的孔子原话”当做“罪状”,对簿公堂么?
不过,想象一下,一部电影,全部对白是2000多年前的古人语言,会有什么样的剧场效果呢?那只会叫观众惊叹走进了鸟语林。大家知道,语言是发展变化的,词汇、语法的变化不待多言,字音的变化尤其剧烈。别以为文字还是那些文字,数百上千年后,读音已经完全成了另一番模样。古代的好多诗歌,现在读起来不押韵了,就是这个原因。语言学大师吕叔湘曾经打比方:研究孔子极有心得的宋朝大儒朱熹,假使跑进了春秋时孔子的课堂,保准一个字也听不懂。假使孔子后裔孔健是导演,会不会愚蠢到把中古时期的大儒朱熹都听不懂的孔子语言,放进电影里来折磨现代的观众呢?
而且,孔子的话究竟如何说的,没有留下录音带、视频等等音像资料,现代的学者尚且搞不明白,《孔子》剧组也肯定不知道。孔子后裔如果有这个本事,不妨好好地学说一遍,让我们见识见识。
推究起来,史书和《论语》中所载,是否孔子原话,是很应该打几个问号的。一个人的口头语,通常都不如落实到笔头上的那么简练有条理,何况孔子当年,穷愁潦倒,到处不招待见,大家似乎没把他看做圣人,以为孔子的话,是金口玉言,句句都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故此,想来不会把他所说的话,连同口头禅,宝贝一般地记录下来,供奉在神龛上。即使真有伟大的预言家,会预见孔子日后成为“万世师表”,一言而为天下法,匹夫而为百世师,想要把孔子的话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也没有那个财力:那个年代的文字,是刻在竹简上的,即便砍尽天下之竹,也刻写不了孔子所说过的每一句话。因此,要求《孔子》剧组采用孔子原话,难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