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在“城市发展与绿色经济”为主题的世博论坛上表示,中国城市的建筑密度太高、环境质量不尽人意、人际交流淡薄,不符合宜居的标准。“中国人还没有到都住二十层以上高楼的时候”。(2009年11月24日中国新闻网)
对于徐宗威副司长说的中国城市不宜居的话,我很赞同,这并不是因为他是我国著名城市问题专家,而是我们的亲身感受。中国城市的确不宜居,但不宜居还得住,你在这座环境不好、出行困难的城市工作,又不能调到其他的地方,就是能调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差不多,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不住,还能搬到月球上去住?北大是贺卫方教授施展才华的好 地方,但他却选择了离开了北大。他认为宜业并不显得重要,到哪里都差不多。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首先想到的是身体,而身体与人的宜居应是息息相关的,居住的心情好,做什么都会感觉到很好。一般来说,人们都是绞尽脑汁挤进大都市,但现在却开始放弃大都市的生活。比如前不久有媒体说,上海的白领们在纷纷逃离这座国际大都市。
“中国人还没有到都住二十层以上高楼的时候。”这句话是实话,但实话也只是事后诸葛,不要说大城市的高楼早已不是二十层楼了,就连我居住的这座中小型城市,也是一幢幢二十层以上高楼象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上海的“楼脆脆”应该说建筑密度还算可以,因为整幢高楼倒塌,并没有危及其它高楼,如果在我们居住的城市发生类似的塌楼事件,可以预想得到,其后果不堪设想,一幢高楼倒塌,就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因为密度太高,不少高楼与高楼的间距还不到10米。尤其是发生火灾,二十层以上的高楼在一些中小城市给消防带来困难,原因是消防设施跟不上。我居住的小区是5年前交付使用的,最高层8楼,但发果发生火灾,我不知道消防人员该怎么救火?整个小区的空地上停满了小车,消防通道被堵塞。而那些二十层以上的高楼城市就更加拥塞。
有专家说,一个宜居城市通常必须满足安全健康、生活方便、出行便利、环境舒适等条件。然而,许多朋友却对我说,他们在恐慌中生活:不敢生病,治个感冒二三百元;不敢到偏僻的路上行走,被人抢劫失财不说,受伤了还得花费一笔医疗费;不敢在斑马线行走,怕不把生命当回事的飙车骑士;怕堵车,迟到上班被扣工资不说,担心的是怕老板炒自己的鱿鱼……在这种生活环境中蜗居的人们,除了无奈还能咋样?
应该说,城市不宜居与城市治理者有直接关系,因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城市大的规划事项和政策,但当前的状况是制造不宜居城市的决策者们并没有觉醒,更不要说让他们反省。本来城市的建设规划要“以人为本”,因为城市是人居住的。再说作为个体的人,是和城市一起成长的。如果想持久保持城市的活力,保持城市的品牌,则必须关心和爱护城市的市民,让大家在繁忙的工作打拼之余,也能有休养生息的机会。但决策规划者是“以经济为本”,“经营”了城市建筑密度怎能不高?城市发展而往往牺牲人们休闲的空间,让人们缺少休养生息的地方。要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城市化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还要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城市,如果城市决策规划者没有这样的思路,要建设宜居城市就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