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三峡大学宣布,将安排周海洋插班到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班学习,并为他建立一个包括汉语言文学、历史、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老师的导师组,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昨晚7时,记者再次连线周海洋。他说,目前宿舍只有自己一人住,一周后学校将安排3名有古文爱好的本科班同学和他同住。(10月9日《长江日报》)
从报道中来看,这种所谓“个性化培养”包括学习与生活两个方面,学习上为他建立一个包含各科专业老师的导师组,生活上则安排与他有同样爱好的同学同住一间宿舍。
但是,笔者认为,这样“个性化培养”应缓行。理由如下:
首先,对一个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本没有错,但问题在于,将教 育资源向周海洋如此倾斜,这岂非造成了对其他学生事实上的不公平?从道理上来讲,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得到个性化培养,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具有或已被发现或未被发现的个性与特点,而单单对周海洋的个性化培养则在事实上造成了对其他学生公平受教育权的侵害。
其次,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三峡大学的这种所谓“个性化培养”是否真的可以培养出一个人才来,笔者颇有怀疑。无论是为他建立一个包括汉语言文学、历史、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老师的导师组还是特意安排有古文爱好的同学和他同住,学校的初衷仍是围绕着周海洋所擅长的古典文学进行强化教育,重点对他在这一领域内进行培养。但是,校方似乎忽略了一点,真正的人才从来都不是在某一狭隘领域的单刀突进,大学者的经验已经证明了,专业的建树不但需要专业领域的专精,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结构以及开阔的视野与思路,尤其对于人文学科来说更是如此。从周海洋高考仅考了370分来看,他其他科目的知识结构是比较薄弱的,在这种情况下,校方应在弥补他知识缺陷上下功夫,而非一味地采取这种单刀突进的培养方式。同时,大学集体宿舍很重要的意义正在于不同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的学生住在一起,互相之间想法与知识的交锋与磨合、沟通对拓展视野、磨砺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校方安排3名有古文爱好的本科班同学和他同住,这种做法会使周海洋面临着严重的发展畸形的危险,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思维与视野,这种所谓“个性化培养”对周海洋来说是有害而无益的,培养不出来真正的人才。
人才当然需要倍加呵护,但是也要经得起风雨,重点培养固然可以取得一时的进步,但却无法取得长久之功。事实上,学校的这些做法能否真正得到贯彻也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其实,周海洋的优势主要在于,他已成为了一个媒体事件,被贴上了“最牛”的标签,成为一个公众人物,在这种情况下,三峡大学高调地宣布对其进行个性化培养,与其说是一桩教育事件,不如说是一种炒作。而在这种炒作下,被伤害的不但是其他学生公平受教育的权利,事实上,周海洋本人业已成为炒作的一个棋子与标签,他的健康、合理发展被忽略,在某种程度上,也被剥夺了做一个平常的大学生、过一种平常的大学生活的权利。
所以,对“最牛高考作文”作者的所谓“个性化培养”应该缓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