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传统能源资源减少和生态环境压力的中国正以战略性眼光加快培育生物产业,以促进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抢占未来经济的制高点。
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18日至20日在济南举行,来自各地的200多位生物领域院士、专家以及生物企业、科研院所代表超过4000人就创新生物经济环境,培育战略新兴产业进行了研讨。
专家代表普遍认为,生物产业已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很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已将其作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抢占世界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在会上透露,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抓紧开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文件和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这次大会将为中国“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蓝图提供重要的支撑。
张晓强认为,生物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之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提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也是当前缓解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瓶颈制约的重大举措。 张晓强说,“十一五”以来,中国在生物科技前沿领域、生物技术研发领域、生物创新能力建设、生物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等方面部署实施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和工程,使中国在生物产业的一些重要领域形成了发展优势。
在宏观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生物产业规模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2006年-2009年,实现了总产值年均25%左右的高速增长,生物科技水平迅速提升,重大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速度加快,生物产业积聚发展日益显现。
然而,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巨大。2009年,中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 量居世界之首,但GDP仅占世界总量的8%左右。
张晓强表示,生物产业既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内容,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之一,对此已形成广泛共识,“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大力推动生物产业的发展。
为推动生物产业发展,鼓励全社会加强自主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这次会议期间为117项生物领域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授予“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牌匾,以充分发挥带动示范作用。
鉴于目前正值“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关键阶段,大会还特别设计了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闭门研讨会。研讨会邀请规划编制专家、地方代表和国内重点企业代表参加,共同为国家政策规划的编制提出建议、意见。 国家发改委透露,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现阶段将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领域为重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指出,生物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大于信息产业,虽然生物产业的战略意义目前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但是生物产业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的发展期。金融危机后,生物产业的战略意义会进一步凸显。
专家认为,中国发展生物产业有着先天的优势。目前中国已经收集了32万种农作物种植资源,建立了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农作物种植资源库,与亚洲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同时,中国目前从事生物技术研发的人才超过4万人,国外有10万多留学生从事生物科学、生命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
经合组织科学、技术和工业理事会科技政策部认为,1996年-2006年,中国的科学研究对经济的贡献变化是最大的,从11%上升到30%,说明中国在研发方面做得非常多,发展非常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