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最近,宁波市镇海区企业烯材暖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石墨烯电热膜技术被首次应用于北方的规模化育苗大棚。通过热成像仪检测,石墨烯电热膜可使育苗床温度从12℃迅速提升至20℃,实现对土壤的精准供热。
几乎与此同时,一项项石墨烯产业化成果正在加速推进:柔碳科技的铜基石墨烯薄膜正在高铁牵引电机上加紧试验;烯冷新能源牵手物流企业合作研发石墨烯冷链装备;尚烯科技开发的石墨烯改性面料订单走俏,采用该材料的衣物兼具抑菌、抗静电等多重功能……
此番景象让“石墨烯之父”——2010年诺奖获得者安德烈·海姆惊叹不已。
“石墨烯产业化这条路,宁波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面。”去年11月,来甬参加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的他不无羡慕地对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刘兆平说。
为什么是宁波?
走在位于甬江科创区的国创中心成果展厅,刘兆平感慨良多。10多年前,正是他带领团队克服了缺钱、缺人、缺设备等重重困难,在甬江畔建起全国首条石墨烯吨级中试线,为宁波种下石墨烯产业创新的第一颗种子。
“原材料制备没有先例可循,我们几乎一整年都泡在实验室里。”2010年,刘兆平团队探索的“插层剥离法”已能制备出公斤级石墨烯,为尽快将创新成果放大,刘兆平到处借钱筹措“启动经费”。炎炎夏日,他和团队伙伴常常扛起几十斤重的硫酸桶往高处的反应釜攀爬,只为采集更多实验数据。
波峰浪谷,贵在坚持。那两年,刘兆平带领团队创造了石墨烯制备领域的多项“行业第一”,但石墨烯产业创新仍艰辛无比。
为何?科技创新本就存在“死亡之谷”,特别是对于一种被寄予很高期待的新材料。“技术和产业一直没有很好地衔接,很多人走了很远才发现这条路根本不通。”刘兆平解释道。
创新需遵循客观规律。刘兆平要在宁波蹚出一条石墨烯产业创新的新路。
2017年,借着国家布局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东风,由宁波材料所牵头组建的省石墨烯创新中心在宁波正式落地。5年后,中心进阶为“国家级”。
得益于这个“超级中心”的成立,遍布全国的石墨烯创新资源被串联起来,首批股东单位就包含了数十家协同创新主体。这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创造了条件。
共性技术决定着一个行业发展的方向,更是连接原始创新和产业化的“桥梁”。去年11月举办的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周旭峰发布了一项名为“石墨烯复合纳米硅碳负极材料”的重磅成果。
“你可以把石墨烯粉末想象成一张张又柔又韧的网,在其包覆下,原本易膨胀的硅颗粒将变得更加稳定高效。理想状态下,硅碳负极电池的性能将提升50%以上。”周旭峰介绍。
借助国创中心的软硬件装备,周旭峰团队聚焦石墨烯与硅碳复合的工艺难题进行反复验证。眼下,该材料已在多家头部电池厂开展测试。
在刘兆平看来,这是石墨烯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的一个里程碑。
“我们与科研院所共建研发设计中心,联合上下游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刘兆平说,借助这种模式,一旦某一行业产生变革性需求,中心就能迅速集聚优势资源,从基础科研和市场需求两头同时发力突破,“这保证了石墨烯创新有的放矢,避免开盲盒式的一拥而上。”
扎根产业的石墨烯科创生态,正吸引众多潜力团队奔“甬”而来。来自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郭玉芬博士专长研发石墨烯导热膜。在国创中心技术平台的加持下,郭玉芬团队不仅可量产宽幅的石墨烯导热膜产品,还可定制高性能非标产品,拿到了不少头部手机厂的意向订单。
“从成果验证到资源匹配,再到工程化放大,中心为各路人才提供创业创新服务。这对我们帮助非常大。”郭玉芬说。
仅有单层原子厚的石墨烯正成为传统制造业迭代升级的催化剂。近期,一款应用石墨烯导热材料的家用暖菜板在电商平台爆卖。为该产品提供原料的,正是宁波企业柔碳科技。
“凭借石墨烯超强的导热性,可大幅提升暖菜板产品热能输出效率。”柔碳科技董事长汪伟介绍,他们正在打造一条从石墨烯薄膜卷材制备到应用的产业链,企业还与吉利汽车研究院达成合作,准备进军百亿级汽车热管理市场。
“就像‘工业味精’,添加一点点就可能为传统行业带来巨大改变。这就是新质生产力。”汪伟笑着说。
石墨烯电热膜、导热膜、气凝胶、烯合金……截至目前,以首次商业化为主要目标的国创中心已组建石墨烯研发团队近30个,集聚科研人员近250人。中心所在的镇海区更已聚起柔碳科技等十多家石墨烯企业,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产业创新生态。
20多年前,当安德烈·海姆在实验室扔掉的胶带上收获人类第一个二维材料石墨烯的时候,他恐怕没预想到这种材料将来广阔的应用前景。20多年后,宁波用一项项石墨烯产业化成果写下生动注脚——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宁波制造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东海之滨,一幅由石墨烯催生的产业创新图景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