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刻都是簇新的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1-01 22:49   

浙江宣传消息 欢迎来到2025年。

想必你的“朋友圈”已被花式刷屏。有人从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汲取“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的力量。有人满怀希望,立下新一年的flag。有人轻点指尖,发送饱含深情的新年祝福。也有人略带感伤,与2024依依惜别。

这是新的一天,亦是新的一年,我们又一次来到了起点。新的旅途上,无论是轻松启程还是负重而行、深思熟虑或是说走就走,每一步、每一刻都是簇新的。

新的一年从喷薄而出的曙光中初露锋芒,从“新年好”的问候中流淌脉脉温情,在《新年步步高》《New Year’s Day》的轮番播放中欢欣鼓舞……“新”之一字,蕴含无尽可能与希望。

“日日新”的每日之新。《礼记·大学》有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声声叮咛犹如晨钟暮鼓,穿越时空,至今仍回荡在我们耳畔,警醒我们“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心理学中也有类似的“新起点效应”,新的一天来临,它依旧只有24小时,但我们会拥有更强大的动力去完成各项目标,镌刻下“时间里程碑”。

“万象更新”的岁月之新。我们习惯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来落笔新一年,用“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来寄望新一年。新年是时间轴上的一次跨越,更是一次盛大的集体仪式。新岁序开,有了新年,也就有了希望。于个人,我们把遗憾、失落留在过去,去迎接新的挑战;于组织,新年伊始是谋篇布局的重要节点;于国家,新的一年是承前启后、续写新篇的历史纪元。斗转星移、栉风沐雨,我们一起行至新岁。

“其命维新”的时代之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铸就了中华民族如今之风貌。今日之时代,科技发展浪潮汹涌,思想观念碰撞交融,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其命维新”的理念穿越历史长河,依然熠熠闪光。置身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何去何从?唯有应时而变、与时偕行。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新年的到来,是重塑自我的契机;新时代的方位,也给我们提出新的命题。

塑造一个“新我”。2024年,社交平台上“重新养自己一遍”这个话题火爆出圈,唤醒无数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年轻人为何热衷“重新养自己”?背后折射出的是他们对重塑自我、追寻成长的炽热之情。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新年,宛如一扇通往全新自我的大门,让我们得以审视自我、修正过往、重新出发。或是“拉”一份书单,拓宽认知边界;或是学一门技能,给自己叠加buff;或是制订健身计划,努力做一个自律的人。总之,以满格的自驱力开启新的一年,每个人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拥抱一切“新知”。一年来,Sora横空出世,低空经济、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迭代,让人不禁感叹“奇点”正在来临。对此,有人满心期待一个全新时代,也有人恐惧不安,担心被替代。未来,科技创新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我们既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勇敢尝试探索,掌握最新技术;又要努力冲破“信息茧房”的桎梏,守住人之所以为人的那部分,彰显生命的价值与尊严。

走好一条“新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现代化之路。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时的苦苦探寻、四处碰壁,到建党的开天辟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新时代的惊天动地,一代代中国人接续努力,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孕育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新样式。

如何走好这条崭新之路,既是时代命题,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课题。即使我们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只要不惧风雨、尽我所能,也能汇聚点点星火照亮前路。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所说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时间的洪流滚滚向前,“不日新者必日退”。新的一年,我们如何出发,可以用三个“新”作答。

革故鼎新。新与旧,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对矛盾关系。《周易·杂卦传》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泱泱华夏,何以中国?在于不断出新。推崇革新理念、追求创新实践、坚持开创先河的创新精神,深植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特质。

新的时代,我们要更加敢于打破过去的经验和习惯,打破旧的条条框框,不断迸发新的思维火花,也需要一浪一浪迭代发展,保持节奏、稳步前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的重要理念。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产业结构调整,不能急于求成将旧产业一破了之,也不能片面追求腾笼,导致“鸟去笼空”的尴尬局面。只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方能砺行致远。

温故知新。向新而行,不是对过往的事物一否了之。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透出愈加迷人的魅力。像今年,“文博热”“文创热”持续升温,《新龙门客栈》等浙派越剧吸引年轻人入圈,《黑神话:悟空》等优秀作品让世界玩家迷上《西游记》……

历经数千年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民本、大一统、选贤任能、明德慎罚等,加以赓续传承才能返本开新。新的一年,我们仍然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智慧和力量,有道是,“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有时候,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不知道办法是什么,不妨多读几本书,在重温经典的过程中,或许就能解开心中的那个结。

守正出新。“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纵观古今中外有所建树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能够在继承好的经验做法的同时勇于创新与变革。

守正,还在于相信坚持的力量。正如“一万小时”定律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其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回首往昔,我国长期受制于“卡脖子”问题,但经过艰苦付出与持续投入,各行各业迈出的微小步伐,共同铸就了科技创新领域的巨大飞跃,逐渐实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型。比如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全球第11位,成为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这说明,在正确的道路上,专注脚下、莫问西东,就能成就专业,甚至是伟业。

人生如书,一页一页翻过,所有好的、坏的都会变成“我的”。向前看,把崭新的故事写在2025这一页。

(原标题:每一刻都是簇新的)
来源:浙江宣传  作者:  编辑:管鹏伟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