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前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我省出口增长贡献率均居全省首位 扬长补短齐发力 投资外贸两开花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2-29 07:13   

这些天,本就繁忙的义乌西站铁路口岸更忙碌了。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后,义乌第一个创新举措已经落地,小商户也能轻松做进口生意。“现在,我们每天有四五趟中欧班列,奔赴德国、西班牙等;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货物运回来,我们提早做些配箱、配车、装车等环节的优化设计。”金华车务段义乌西站党支部书记姜贤哲说。

与此同时,金华国际陆港枢纽建设快马加鞭。今年8月底开工的华东国际联运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火热,箱涵建设、路基施工等重点工序有序推进。这个总投资106亿元的项目,是中欧班列增点扩线的核心项目。建成后,将把金华中欧班列发运能力提高到1万列。

今年前11个月,金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8%,居全省第一。至此,金华已连续43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居全省前三位,连续10个季度获省投资“赛马”激励。同时,前11个月,金华市实现进出口总额8063.4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出口7098.9亿元,同比增长16.1%,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33.4%,居全省首位。

金华市委主要负责人说,能够开出投资外贸“双生花”,主要是金华坚决扛起“根据实情、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再创辉煌”的时代使命,坚持“扬优势”与“补短板”双向发力,一手抓投资补创新等短板,一手抓外贸扬开放优势,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能级开新局。

内陆金华,却是开放高地,优势明显。金华是中欧班列始发地,已有中欧班列线路25条,辐射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前11个月,中欧班列开行2485列,增长9.4%。该市还是对非合作的“桥头堡”,与所有非洲国家(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对非出口额连续9年占全国对非出口总额的8%以上,今年前三季度达9.7%,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而短板表现在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专业人才支撑不足、产业链协同配套不紧密等。”金华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金华市抓住港(国际陆港枢纽)、廊(浙中科创走廊)、链(十条重点产业链)主战场,放大开放等优势,补齐创新等短板,加大投资力度。据统计,全市139个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项目中,涉及港、廊、链项目达94个,占比超六成。

强开放优势,作为陆港双核之一的华东国际联运港,一期已建成运营,二期普洛斯国际物流园交付使用,三期项目杨梅塘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动工开建。除华东国际联运港外,该市围绕国际陆港枢纽,还谋划了104个大项目,涉及场站基础设施、集疏运体系等三大板块。

补创新短板,金华依托浙中科创走廊,持续不断加快构建重大科创平台体系,推进科产贸融合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今年,全市共有科创强基重大项目15项,其中续建6项、新建9项,总投资192.24亿元。与此同时,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出台相关政策,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至11月,全市新增省重点实验室4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3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73家,新增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20人,大学生12.1万人。

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金华聚焦电动工具、智能光伏等十条重点产业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招引落地了一批链主型、引领性、配套性项目,推动产业集聚成链。今年前10月,全市新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重大项目56个,其中十条重点产业链项目42个,占75%。数据显示,今年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产值都将破千亿元,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

(原标题:金华前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我省出口增长贡献率均居全省首位 扬长补短齐发力 投资外贸两开花)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徐贤飞 何贤君  编辑:方熹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