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丽水出台《丽水商超产业转型提升工作方案》,构建集“供应链服务、金融服务、公共服务、政务服务”于一体的丽水商超转型升级综合服务。同时,丽水注册丽水商超区域公共品牌,编写《丽水产品进丽水商超手册》,严选丽水好货,推动品牌化发展。
据统计,国内丽水籍商超逾6.2万家,年营业额超1500亿元,带动就业24万余人;丽水海外零售行业华侨6万余人,年营业额超140亿美元,门店数量、营业规模远超国内头部商超巨头。
丽水“小商超”何以成规模之势?丽水商超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将走向何处?
丽水商超的扩张之路
丽水被誉为“中国超市创业之乡”。
上世纪八十年代,与外出谋生“打工潮”同时掀起的是富民强业“创业潮”,一批敢闯敢干的丽水人走出山门,在异乡开起了杂货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10年间,中国零售业增长速度领跑全球,创办超市的丽水人赚到在异乡立足的资本。
“一家”富起来,就想着“大家”富起来。丽水人通过“亲帮亲”“邻帮邻”,带动更多老乡外出创业,丽水商超由此进入快速扩张期。
典型代表是莲都区老竹镇。作为莲都人外出创办超市的起源地,老竹镇拥有700多户创业者,经营着900多家超市。同样,在松阳的新兴镇庄后村,近一半村民从事超市行业,带动周围十几个村的数百人共同开超市。
然而,随着沃尔玛、上海华联超市等现代大型连锁超市在城市中心大量布局,丽水人小超市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发展速度放缓。
一部分丽水商超人敏锐“求变”,在城郊空白之地开设现代超市。
这一轮转型尤为艰辛,闯过关的丽水商超人开启了丽水超市企业化、品牌化道路,打造出万客缘、大尔多、大旺城等商超品牌。
丽水商超人的商业版图得以深耕全国、辐射全球。
联合起来 共同发展
历经两次转型,丽水商超又一次站到了发展的“节骨眼”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教授陈立平指出,据全球最大市场调查公司AC尼尔森的数据统计,2024年1月至6月,中国大卖场销售总额下降了13.2%,标准商超销售总额下降了4%,社区小型超市销售总额下降了6.9%。
丽水商超发展不均衡,许多商超“低散弱小”,成为产业发展掣肘。当务之急,何以破局?
“联合起来,共同发展”,是丽水商超的“破局之钥”。联合,是多层次联合;发展,是共同发展。
“丽水整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市场主体的力量,系统化推动丽水商超产业转型提升。”丽水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丽水政府部门之间开展一场前所未有的商超服务“大联合”。
一方面,丽水市财政局、丽水市人力社保局等七大部门“齐发力”,发布20多项服务增值化暖心举措,涉及财政、技能、法律、医疗、就学、合规、金融等方面,为丽水商超转型升级提供实打实的保障。
另一方面,丽水设置一套高效的商超工作机制,明确丽水市商务局等19个单位组成联席会议,确立莲都、景宁等商超重点县(区)的转型提升工作牵头部门,实现市政府统筹协调、部门联合、市县联动。
同样联合的,是丽水商超人。
2022年,丽水市商超联合会成立,标志着丽水商超人从“县级抱团”走向“市级联合”。丽水市商超联合会发挥聚合作用,凝聚丽水商超人积极参与产业转型。
“家乡对我们如此重视,提振了我们的信心,感觉回到丽水就是回了‘娘家’。”成立丽水市商超联合会建议者之一、在南京创业的丽水商超人代表唐成锁说。
商超如何转型升级
联合之后,产业转型升级怎么转?往哪里转?
“在存量竞争格局下,超市竞争回归产品和供应链的竞争。”和君咨询CEO潘松挺表示。
丽水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从顶层设计出发,创新性提出“一个方案,一个个案”两条路径,引导国有控股企业以市场化为主的方式,从建立供应链体系、销售网络和数字化改造方面推进丽水商超转型提升。
“一个方案”,即从上往下,贯彻“集中供应、集中采购、集中改造、集中服务”的方针,以丽水产品进丽水商超供应链建设小切口,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助力丽水商超降本增效。“我们将建立‘上游货品集中采购、中游规范物流集中配送、下游集中供应’的供应链体系,带动丽水产品销售,形成产品有优势、资金有配套、客户有渠道的供应体系。”丽水国企、丽尚国潮集团总经理俞平康表示。
“一个个案”,即从下往上,试点个案先行,再以点带面,全面发力。今年10月以来,丽尚国潮集团在杭州对首批10家丽水商超进行改造试点,优化货架、货品和产品供应链,下一步将推进线上代运营服务,实现实体门店数字化改造。
“我们坚持‘联合—改造—提升’的总体思路,从各方联合到重点改造再到全面提升。分步骤、分阶段、分难易程度,循序渐进推进丽水商超转型,促进丽水商超规模总量企稳回升、结构质量持续优化,形成新一轮发展的增长点。”丽水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