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对疑难疾病的诊疗水平,眼下,我省鼓励各大医院打造一批“小而强”的临床创新团队。从过去追求“大而全”,到现在聚焦“小而强”,让优质医疗服务惠及更多群众的目标更加明确。来看今天的中国蓝观察。
每周四,浙大一院余杭院区的变态反应(过敏)科都格外忙碌,科室主任高亚东一天要接诊四五十人,都是各类过敏患者。
患者王先生:鼻炎症状可能有将近10年吧,主要是过敏,对猫毛狗毛或空气中尘霾过敏。
据院方统计,眼下,过敏人群越来越多,且呈低龄化趋势。而此前浙大一院没有专门的过敏科室,患者往往要在皮肤科、耳鼻喉科等好几个科室间来回奔波。今年,省卫健委启动临床创新团队项目,引导各大医院打造“小而强”的专病诊治团队。
为了创建过敏科,高亚东从院内外陆续找到10位博士研究生加入。有近三年工作经验的全科医生郑旸就是其中之一。
浙大一院变态反应(过敏)科主治医师郑旸:大医院、三甲医院的目的就是解决一些比如说当地医院解决不了、比较疑难的专科问题,那专科化必然是一个趋势。
人员到位后,团队将临床研究聚焦过敏疾病,并细化出五个突破领域,向省卫健委进行了项目申报。
浙大一院变态反应(过敏)科主任高亚东:“小而强”就是特色,是一种标签化的方案,也就是说某一个小的疾病或者某一个疾病里面一个比较小的点,可以有针对性、选择性到我们这边来进行一个治疗。
在省卫健委人事处负责人手中这份文件上,明确了组建“小而强”团队的各项条件,还列明通过考核的,就能得到科研经费支持、优先前往海外进修、优先参加高层次人才团队路演等一揽子政策。今年4月文件发出后,省卫健委陆续收到了700多个临床创新项目。
省卫健委人事处处长朱炜:因为原来我们说医院分级诊疗、医院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实际上可能还有很多的疾病领域,大家感受不是很明显,通过“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的建设以后,老百姓可以分辨,同时医院通过特色化的专病门诊建设,能够吸引更多的病人。
眼下,在温医大附一院,由老年医学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等在内的十多位临床医生组成了一支创新团队,与瓯江实验室共建国际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及防治中心。省人民医院也正着手组建高风险甲状腺癌诊治团队,专攻疑难疾病。
温州医科大学学术副校长、瓯江实验室主任宋伟宏:打造一个国际一流的、国内领先的这个阿尔茨海默病的平台,能够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服务于我们的老人。
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小而强”肯定是一支团队在作用的。融合我们医生的能力,跟我们企业研究团队的能力,把它融会贯通,共同来联合作战。
预计到2027年末,我省将组建300个以上“小而强”创新团队,聚焦群众关注的常见、高发、疑难疾病,加快新技术、新药品、新疗法落地,打造全国领先的临床特色诊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