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评论员:在交流互鉴中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1-26 11:31   

美丽的水中之洲,远播的和合之音。11月25日,第二届“良渚论坛”如约启幕。在“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题下,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齐聚良渚,奏响文明交流互鉴的新乐章。

一以贯之的关心关怀,点亮辉耀古今的文明之光。习近平主席始终高度重视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良渚调研时指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关怀和推动下,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举办“良渚论坛”成为中国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明对话的重要举措。浙江始终牢记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致首届“良渚论坛”重要贺信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着力讲好“良渚故事”,全面提升良渚遗址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世界文明的瑰宝”的国际辨识度和世界影响力。每年,上百万人来到良渚,触摸中华文明的早期脉动,领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厚重底蕴,厚植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历史底气。

一个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演绎文明对话的美美与共。“良渚论坛”的举办,让中外嘉宾有了畅所欲言、深入讨论各类文明议题的舞台,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加强对话、增进共识,推动全球文明倡议从思想理念成为实际行动。良渚遗址持续开展“良渚与世界”系列对话活动,通过“何以文明”特展先后走进12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与其他世界文化遗产的往来,在考古、研究等方面与多国保持着密切的国际合作。围绕良渚文化展开的一系列中国行动,充分弘扬了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丰富了世界文明百花园,深刻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一双“文明之眼”,链接历史与未来。今年,“良渚论坛”有了全新形象标识——“文明之眼 融汇共生”。这双眼将见证各国嘉宾在本届论坛期间深入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理论研究,探讨实践路径,谋划合作方向,凝聚各国各地区文化界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共识。这双眼还将见证浙江面向未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致首届“良渚论坛”重要贺信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让“良渚论坛”更具国际视野、中国气派、浙江风韵,在守正创新、交流互鉴中助力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

今天的良渚,不只是杭州的、浙江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沿着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条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这里正在创造和传播更多“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佳话,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原标题:浙江日报评论员:在交流互鉴中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
来源:潮新闻  作者:浙江日报评论员  编辑:陈周滢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