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的鲜明标识是什么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1-15 15:32   

《习近平浙江足迹》专门用一个章节讲述了科技创新。看过这个章节的读者,应该会对许多细节印象深刻。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把建设科技强省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亲自协调、组织引进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大院名校与浙江共建创新载体。很有意思的是,有一次,他到浙江大学调研并观看由学生负责操作的“大鼠机器人”实验演示,实验进行到一半时突然出现了问题,他面带微笑地宽慰大家:“希望你们继续加油,能在这个研究方向上作出更多的探索。”

20多年来,浙江持之以恒抓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昨天,浙江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就“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专题学习研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看到一系列相关动作落地实施,浙江在科技创新上一定会取得更丰硕的成绩,创新浙江也将成为浙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鲜明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浙江“勇当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指出浙江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省委把更多的笔墨落在了“创新”上。那么,为什么是创新?

回望来路,创新成就了浙江。其实,浙江先天的资源禀赋并不突出,但靠着一代代人的敢闯敢拼敢创新,硬生生在“山重水复”中另辟蹊径,从“资源小省”逆袭成为“经济大省”。到今天,一说起浙江,人们不自觉就会和“创新”二字联系在一起。2023年,浙江人均GDP达12.5万元,接近发达经济体水平;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7.1%和33.3%;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4位……

可以说,浙江已经站在一个创新的高点。市场经济活力足、经营主体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快等,是我们的基础和优势,也是自信和底气。而要想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一马当先,没有别的路可走,唯有继续专注于创新这条赛道,“一条路走到底”,将优势转变为持续的胜势。

环看当下,创新成为了必须。当前,科技竞争已经成为硝烟弥漫的主战场。国家之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自不必说,省域之间科创领域的竞争,也已“卷”到了白热化阶段。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如果满足于现状,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超越,失去发展的主动权。

要弯道超车、换道超车,必须靠创新。不少浙江企业在“群雄逐鹿”中,就是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创新实现高效开发,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对一个省份来说同样如此,当更多“从0到1”的突破和“从1到10”“从10到100”的裂变产生了,更强大的动能会被激发出来,也就能跑出发展的加速度,拾起“遥遥领先”的安全感。

反顾自身,创新还需要加码。我们在肯定成绩和优势时也要看到,如今的浙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区域创新地位和能级不高、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强度不高、基础研究力量布局薄弱,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影响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果弥补不了这些短板,就会跑得越来越慢,存在被甩开甚至掉队的风险。

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浙江来说,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要跨过横在眼前的关卡,必须时刻保持紧迫感,敢于勇攀高峰,树立起“领跑”的思维,绝不能因为“并跑”而满足,更不能沦为“跟跑”。制约创新的堵点卡点已然清晰,下定决心下大力气,迅速行动起来,用新思路、新载体、新技术疏通堵点卡点,破解新的“成长的烦恼”,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也将由此打开。

浙江历来就有创新创业的文化传统,从“工商皆本”到“义利并举”,无不洋溢着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浓郁气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背景下,提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的目标,既是对创新基因的一种赓续和传承,也是对未来坐标的一种瞄准和聚焦。在这个过程中,有以下三对关系值得我们思考。

把准“纲”和“目”。“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找准当今时代创新发展的“牛鼻子”是什么、“要害处”在哪里,推动创新浙江建设必定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纵观世界上创新水平较强的国家和地区,都具有科技创新强、产业能级高、创新主体活、创新生态好等特征。像美国硅谷,不仅是科技巨头公司的“大本营”,还有众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以及高校、科研平台和融资机构等。我们需要从科技创新、产业能级、创新主体、创新生态等关键要素入手,谋划创新浙江的路径、载体、抓手、保障等若干项目,纲举目张地推进创新水平跨越式发展。

统筹“远”和“近”。建设创新浙江,急不得,也等不得。既要有长远的展望,设立“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也要有清晰的规划,制定5年、3年乃至每一年的目标任务,坚定走下去。

着眼于“远”,就要把握创新趋势,进行前瞻谋划。比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生产力布局,使得大模型、数据、算力等成为数字时代的关键基础和发展底座,对这些进行适度超前布局,才能抢得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先机。

着眼于“近”,就要兼顾客观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在推进创新浙江建设过程中,不搞大呼隆、一哄而起,不好高骛远、贪大求洋,而是真正从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出发,谋准发展定位和方向。

找到“路”和“桥”。确立了目标之后,就要谋划好“路线图”和“施工图”。一方面,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当教育强了、科技强了、人才强了,创新能力就能真正强起来。同时,如何打破教育、科技、人才之间原有的体系壁垒,把三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谋划推进,需要进行全面的体制机制改革。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现实所需,把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而不是搞“两张皮”的创新,研究成果方可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像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如何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如何前瞻布局等问题,都需要在创新浙江建设中加快破题。

创新是一种长期主义。一次前沿的科技创新可能最初来自某间实验室的探索,教育部门和高校投入资金培育它、科研工作者挥洒汗水浇灌它,市场主体企业再将它转化为实际应用。这个过程可能非常漫长,像新药研发中就有一个“双十定律”:从研发开始到新药上市,往往要投入十亿美元、花费十年时间。

加快建设创新浙江是一场关乎当下、关乎未来的壮丽征程,创新之路道阻且长,不仅需要创新人才、市场主体、科研机构等协同发力,还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

把落实刻在心上。创新的过程沉得下、熬得住、走得实,才有可能实现厚积薄发。省委提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从浙江实际出发谋划了一系列的新载体、新抓手、新举措,目标明确、导向清晰,只要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就一定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它实现。

但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没有落实的目标,终将沦为空谈。全省上下当聚焦“落实”二字,心无旁骛抓落实、创新创造抓落实、务求实效抓落实,按照“锚定五年、谋准三年、扎实干好每一年”的工作节奏,全力以赴把省委擘画的创新浙江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把项目抓在手中。抓项目就是抓创新,抓创新必须抓项目。无论是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布局还是创新平台建设、产业技术攻关等,没有哪一项创新是凭空而来的,都是由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项目所构成、所推动的。离开项目,科技创新便会沦为无根之木,失去其意义。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的导向,把科技项目作为科技创新的压舱石、主抓手。围绕重大科技、基础研究、重点行业领域等,部署实施一批全局性、关键性重大项目,谋划推进一批战略性、支撑性重大项目。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以项目落地推动任务落实。

把担当融入灵魂。建设创新浙江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深刻变革,要打开思路乘势而起,也要做好迎难而上的思想准备。因为,创新之路向来充满荆棘,科技创新更是充满不确定性,难免会犯错、会失误。

一方面,真正把科技创新之责扛在肩上,放心去干、放手去干、大胆去干,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和硬核的成果展现工作成色;另一方面,进一步健全容错纠错、澄清保护等机制,从制度层面为担当作为者松绑减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和氛围。

(原标题:先行的鲜明标识是什么)
来源:浙江宣传  作者:  编辑:陈周滢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