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作为浙江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在迎接八方游客中,持续讲好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起源故事,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皓月当空,悠扬的马头琴声响起。在琴声的伴奏下,人们共赏中秋月。中秋夜,2024年“良·雅·集——时空交响中秋音乐会”在良渚博物院举行。远道而来的蒙古马女子马头琴乐队,以马头琴和呼麦两种蒙古族传统艺术形式,为观众送上了15首经典乐曲。
这是一场音乐交流,也是一次良渚古韵与元上都遗风的深度互动,更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时代乐章的和谐共鸣。
近年来,这样跨越时空的合鸣,不时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上演。不同民族群众在这里漫步、参观、互动,看见五千年前的良渚风貌,也看到中华文明的光辉博大。
“通过讲解员生动的讲述,我对良渚文化、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内涵有了更多了解。”杭州亚运会期间,随全国少数民族参访团到访的赫哲族代表卢艳华,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路走一路看,不胜感慨,“良渚文化就像一条精神纽带,连接过去和未来,也凝聚着不同民族的人心。”
杭州亚运会、良渚论坛等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良渚古城遗址的知名度,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也成了各族群众争相打卡的文旅目的地。
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晓萍说:“良渚不仅代表着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更是民族团结进步的象征。申遗成功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研究展示、宣传普及教育、文明交流互鉴等要点推进公园建设运作,推动文物和考古知识有效转化。”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先后推出“公众考古”“良渚小课堂”等研学社教活动,吸引众多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在生动有趣的参观和研学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悠远。
杭州亚运会前夕,近20名壮族、苗族、满族等少数民族青少年受邀走进良渚古城遗址。在良渚文明探索营地,大家分享着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共同参与手工制作。苗族女孩张梦洋向大家展示亲手完成的亚运吉祥物琮琮:“原来良渚先民制造的玉琮可以这么可爱!”
多元的互动体验和更加完整的展示体系,带来了高人气。据了解,申遗成功以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已接待包括全国少数民族参访团、甘孜州对口支援地区青少年参访团、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港澳青年浙江行”及各地区民族宗教团体等境内外访客477万余人次。
研学互动的“课堂”还走出良渚。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展开合作,推动良渚文化进校园。2020年12月,良渚博物院少儿社教活动“良良中华漫游记”来到湖北恩施巴东民族实验小学,为该校学生送上3堂有趣的良渚文化课堂。同时,良渚博物院还与巴东民族实验小学开启文化传承馆校共建项目。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而深层次的认同离不开深入的研究。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依托省民宗委的支持,推进国家民委“道中华”文宣平台良渚文化研究基地落户,选聘专家学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持续挖掘、阐释良渚文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实证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创新方式方法,更好服务各民族群众,让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理念更加可知可感、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