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讯 “假设你今天不是一个创业者,是一个有技术背景、对AI很了解的投资人,你今天会看创业者的什么数据,来做你今天的投资决策?”
“怎么看这一轮技术加速给市场带来的冲击?特别想听你们判断一下,未来谁会留在牌桌上,因为不会所有人都在牌桌上打牌。”
“通用机器人一定要做成人形吗?”“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含量到底体现在哪儿?如果我们去一个展会看到人形机器人到底看哪个位置?”
……
2024云栖大会首日主论坛,别出心裁设置了三场对话,聚焦三个热门领域:大模型为代表的AGI(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
身处行业一线的企业家、科学家们坐在一起,信息量巨大,也展现出短时间内,AI给行业带来的变化。
01 技术“前夜”
身处AI浪潮的人,能感受到世界在加速变化。
“去年是GPT4一家独大,今年是群雄并起、你追我赶,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新模型、新产品、新应用涌现出来。”阶跃星辰创始人、CEO姜大昕说。
一周前,OpenAI发布新模型OpenAI o1,一周后的云栖,o1到底能不能代表AGI的重要进步,成为现场热议话题之一。
“推理能力惊艳,它展示了语言大模型也可以具备‘类思考’的能力,可以解决更难的问题。”姜大昕说,OpenAI 之外,Anthropic、谷歌都有更新迭代的产品出现。
“它提升了AI的上限。之前很多人会担心大部分优质数据已经被使用完了,而o1验证了强化学习和大语言模型的整合初步可行,在产业格局上、创业公司的新机会上会发生一些变化。”月之暗面Kimi创始人杨植麟说。
从今年的云栖大会上,很多人都能清晰地捕捉到两种变化:
纵向看,大模型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横向看,不同模态之间的转化、交互和生成也更成熟,横纵交融,让大模型具备更多技能。
“过去22个月,AI的发展速度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打了个比方:
去年大模型的数学能力还只是中学生水平,但今天已经可以拿到国际奥赛金牌,尤其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学科,已经接近博士生水平。
抢抓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机遇,19日,阿里云智能集团首席技术官周靖人宣布,通义千问升级旗舰模型Qwen-Max,大部分性能接近GPT-4o,数学能力、代码能力还实现了超越。
同时,通义万相发布视频生成模型,用户输入文字或图片都能生成动态视频。由此,通义大模型也“攒齐”了文本生成、图像理解、视频理解、音频理解、图像生成、视频生成等全模态场景。
大模型是AI的发动机,其性能直接决定了人工智能产业的上限。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500家,截至今年8月,我国完成备案并上线、能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已达190多个,注册用户数超过6亿。
其中,杭州已有13个大模型通过评估备案,数量居全国城市前列。
不过,一个共识是,当前我们仍处于AGI变革的早期,每一个技术变量,都会驱动产品向前,探索更多可能性和确定性。
今年云栖大会现场,人形机器人组队亮相。
银河通用展位,观众在ipad端下单,机器人盖博特从货架上拿到相应物品递给观众。而抱箱子、取药盒没有任何标记,全都靠视觉引导和顶尖的泛化物体抓取技术。
“类似这样抓取、放置类的零售场景,现在的技术已经抵达产业化边界,我们预测明年将会是商用元年。”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大-银河通用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主任王鹤说,企业选择用最稳定的机器人技术率先实现可以落地的场景,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含金量取决于其泛化能力是不是真正通用,以及能否用自然语言和人类沟通。
02“赛点”迁移
大模型、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说起来是三件事,其实也是一件事,它们的发展彼此关联。
比如,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曾放出“豪言”说不会做人形机器人,但AI发展速度远超预期,2023年起,宇树开始研发人形机器人,一年半时间已经发布了两款,效果也超过王兴兴的预期。手脚高度灵活的宇树H1机器人,能热舞一段“科目三”。
不过,王兴兴在论坛现场透露,目前机器人的大部分动作还需要单个做训练,耗时耗力。“大家还是会希望有一个AI模型,能支持机器人做更复杂的操作、有更好的操作能力。比如看个视频或者做一些简单演示就能完全学会一个动作。”他认为,通用人形机器人将是大模型最好的落地载体之一。
“可以说,新一波机器人浪潮不是自我革命而是AGI发展带来的,是大模型技术和大模型背后技术发展催生的。”逐际动力创始人张巍认为,受大模型技术启发,机器人领域发展正实现从规则驱动到算法驱动、再到数据驱动的跃变。以前可能是根据算法需求来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现在逻辑变了,是根据数据的获取方式、成本、质量等因素来决定采用怎样的算法做训练。
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成为科技竞争、未来产业“实力”角逐的新赛道。云栖现场,更能感受到产业迭代的加速:
逐际动力的CL-2是国内首款基于实时地形感知动态上楼梯的人形机器人,企业用8个月实现两次迭代;
星动纪元的小星Max可以按摩、撸猫,手上力度拿捏到位,脚上功夫更了得,可以在雪地、戈壁、石子路等复杂地形上稳定行走。
企业最新推出的星动STAR1已是第六代产品,升级到55个自由度,机器人的活动灵活度、负载能力都更强。
随着人形机器人“风起”,“具身智能”这一关键词也踏上风口。
“具身智能更关注智能性这个‘软’的层面,而人形机器人的挑战,还会讨论到它的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工程量产等。”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说,正如人脑和身体不可分割,人形机器人也需要软硬件协同发展。
汽车行业同样在迎接技术变革和洗礼。特斯拉FSD(全自动驾驶系统)即将入华的消息,是自动驾驶界不可回避的话题。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曾前往海外试驾。现场,他坦率地说:FSD使用端到端大模型后更为拟人、流畅,像“当地的老司机”。“我们需要不一样的、很好的技术冲击这个市场,能够让我们看到这个市场的变化。”
这也是逻辑的变化:以前的自动驾驶规则靠人类书写,但一个人无法用规则去面对所有场景。而端到端的大模型将自动驾驶开发转换为数据驱动模式,各种能力可以被通盘考虑、突破上限。
技术的演进,推动行业赛点进化迁移。
未来谁会在台桌上?何小鹏预测,下一个阶段的赛点在于谁能够每年生产和销售100万台全AI汽车。“这也只是一个淘汰赛的入门券,真正要赢,还需要更多观察。”
03生态共创
讨论现场,何小鹏被问到一个问题:车厂需要自己做芯片吗?这条路可以走通吗?
“我觉得车厂将来既要做芯片,也要合作芯片。”何小鹏例举了一组统计数据:一辆汽油车有约3万个零件,芯片大概500颗;而一台AI汽车零件数小于2万,但芯片数达到5500颗。“所以我们现在的逻辑是主要芯片自己做,但还有许多芯片需要社会化分工。”他说。
这其实透露出三者的一个共同关键词:生态。比如一台AI汽车的落地,光有技术不够,要有车路协同,也要有软硬件的配合。
“汽车的生态,在生成式AI出现之后,其实自主研发的能力门槛是提高的。”NVIDIA全球副总裁、汽车事业部负责人吴新宙说,供应商的存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不是所有车厂都需要去做同样的事情。
模型推理成本正指数级下降。过去一年,通义千问API的调用价格下降了97%,百万Tokens调用花费最低降到了5毛,与之相对的是,新增算力市场上,超过50%的新需求由AI驱动产生。
产业生态的繁荣,需要更开放的模型生态,也需要性能更强、规模更大、更适应AI需求的基础设施。比如,杭州正积极推动浙江新型算力中心扩容提能,还创新推出算力券,提供更具高性价比的算力资源。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浙江近期印发的《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要发挥杭州、宁波优势打造整机引领区,同时支持省内各地结合产业特色优势布局培育零部件协同区,还要建设智能系统赋能区,围绕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感知等智能系统,突破具身智能技术,鼓励大模型企业开发适配人形机器人的通用多模态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