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视点·深读丨科学决策 浙江防台机制是如何炼成的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9-19 20:42   

中国蓝新闻讯 “贝碧嘉”刚过,“普拉桑”来袭,“宁可十防九空,不能万一失防”,浙江的防台机制、经验,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留下的宝贵财富。“第一视点”栏目重温“以人为本”的防台理念、“生命至上”的防台宗旨,《今日评说》与您共同关注。

习近平同志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推动防台工作由“抗”到“防”的转变,这种转变有着怎样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主任 顾金喜:从理论层面来看,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风险治理的连续统一体。从实践层面来看,实质上就是从全生命周期的理论视角把握住了风险演变的客观规律,力争“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控策略。从福建到浙江,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都是易受台风灾害的地区,习近平同志与台风打了近20年交道,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多次指导浙江上下众志成城防汛防台,更是从理念上彻底改变了浙江的防台策略。

在浙江的防台理念、防台宗旨中,把“人”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

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主任 顾金喜:对于防汛救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他在浙江的时候曾经指出,“乌纱帽再大,大不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2005年7月至10月,浙江连续遭受“海棠”“麦莎”“泰利”“卡努”“龙王”五次强台风袭击,次数之多,风力之强,雨量之大,影响范围之广为历史上所罕见。浙江省委省政府实行“防、避、抢”工作方针,在台风到来前立足于“防”,及早做好信息预告和相应的宣传准备工作。在台风即将来临时着眼于“避”,躲其锋芒,合理避险,转移危险地段群众,合理调度水库、河网、预泄预排。在台风到来时着力于“抢”,抢时间争速度,合理蓄、泄、排,力争减少损失。在台风过后做好灾害防范,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在防台工作部署上习近平同志强调科学决策,这“科学”两个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主任 顾金喜:

一是强化底线思维。灾害来临之前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好全方位的预测、预防、预警。

二是强化系统思维。应对台风是一项极其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台风动向飘忽,而且其造成的影响也是方方面面的,没有高度的全局视野和资源的充分调动能力就容易顾此失彼。

三是强化忧患意识。对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设施设备的维护,风险排查,气象部门的日常工作要高度重视,功夫在平时。

四是防患于未然。时刻保有忧患意识,让浙江在应对台风时显得更为从容。

近些年来,浙江创新建立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持续提升台风洪涝灾害科学防控能力。全省因洪涝台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控制在1%之内。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在防台工作中,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科学防台,为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牢稳固的避风港湾。

(原标题:第一视点·深读丨科学决策 浙江防台机制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中国蓝新闻  作者:记者 平原 徐蘅芳  编辑:管鹏伟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