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来丨75周年,来浙博追寻共和国足迹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9-10 19:17   

在杭州诞生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见证中共浙江省委成立的省人民政府铜印、第一任省委书记谭震林收藏的共和国开国纪念瓷……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和时代见证物,带我们重返浙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挥洒热血的峥嵘岁月。

9月10日,“共和国足迹·浙江印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省革命文物巡展”首站开幕式在浙博之江馆区举行,首站展期为9月10日至10月7日。来和有风君一起走进浙江红色现场。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的展览海报。有风君 摄

有风君了解到,此次巡展共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新中国·改天换地(1949—1978)”“新阶段·改革潮涌(1978—2012)”“新时代·勇立潮头(2012年至今)”。巡展得到浙江省内多家单位的支持,汇集二百余件珍贵展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生动展现了浙江从革命走向建设,从改革迈向新时代的伟大历程,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历史的一次深刻回顾。

每一件展品都承载一段过往,每一段历史都诉说一个故事。这些故事汇聚成河,流淌在之江大地,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瓷。有风君 摄

展览现场,在“新中国·改天换地”篇章中,一套精美的陶瓷餐具吸引观众驻足。浙江省博物馆党史部副主任熊彤介绍,“这套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瓷,由浙江省首任省委书记谭震林的女儿谭胜远捐赠,我们借展了8件,其实一共有94件,由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收藏。”

只有尊贵的客人来,谭震林才会将这套餐具拿出使用,所以如此数量的瓷器难得都保存完好,熊彤说。

他的客人会有谁?不妨大胆猜想。70年前,谭震林作为渡江战役总前委五名成员之一、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治委员,兼任第七兵团政治委员,负责指挥由第七和第九兵团的7个军30万人组成的中集团率先渡江,拉开了解放浙江的大幕。而其他四名成员则是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和粟裕,也许他们都曾使用过这套餐具——

这不仅仅是一套餐具,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见证物,记录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新的中国故事,由此开启。

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实施。《婚姻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保障了男女的婚姻自由,有力地推动了妇女的解放,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结婚证。有风君 摄

1953年12月27日,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到达杭州,历时77天,在杭州市北山街84号院30号楼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为宪法草案的修改完善和宪法的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通过和颁布实施,奠定了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和法律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风君 摄

在“新阶段·改革潮涌”篇章中,我们还看到一系列反映改革开放时期的时代见证物,如令人怀旧的“西湖”“飞跃”牌电视,记录海盐衬衫总厂改革事迹的泛黄报纸,无一不体现浙江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奋斗历程。

还有众多琳琅满目的连环画,哪一本触动了你的童年?

充满年代感的连环画。有风君 摄

在“新时代·勇立潮头”篇章中,我们感受到浙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新气象,如崭新的义乌市“五水共治”民间河长聘书,闪闪发亮的杭州亚运会“湖山”奖牌,这是浙江人民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留下的坚定脚印。

展厅内,一名观众向记者感叹,“先辈们曾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今天的浙江人也不会辜负历史,争做奋进的‘弄潮儿’。”

回望历史,浙江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承载无数先烈的英勇事迹和精神理想,嘉兴南湖“百年红船”锚定了浙江红色根脉的源头坐标,“四千精神”开启了浙江改革的开放之门,“八八战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生动实践的新境界。“此次革命文物巡展,正是我们追寻共和国足迹、铭记浙江印记的重要载体。”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说。

现场,主办方还设置了多处打卡、体验点。序厅的三面旗帜立体墙,从三个篇章截取了浙江的点滴成果关键词,观众可拍照打卡;展厅内,观众可参与木版水印及套色章体验,感受三个不同时期的“浙”里建设;在尾厅,观众可以撕取“革命文物”印刷品,盖上专属年代印章,留下“浙”里印记的观展感悟和对祖国75岁华诞的美好祝福。

可以撕取的“革命文物”印刷品。有风君 摄

有风君选了这一张,旧马灯。

在现场积极打卡盖章的观众。有风君 摄

以物言史,透物见人。展览开幕后,将同步启动省内巡展,通过“定制式展陈+数字云展+配套展教活动”的方式,走进浙江省内的博物馆、革命纪念馆、高校、军营等场所,通过展教结合的方式,将红色文化传递给广大群众,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我们期待,红色文化在浙江大地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李娇俨  编辑:高明桢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