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微故事丨退潮后“赶海”捡塑料瓶 他们捡出了“蓝色循环”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7-14 12:38   

温岭石塘,三面环海。丰富的海洋资源,养活了世代石塘人,大家逐海而居,在长长的海岸线上,建起了许多村庄,苍岙村便是其中一个。

傍晚,苍岙村村民林云琴掐着时间,赶在退潮后来到海边,观察汹涌的潮水是否又将海里的垃圾席卷上岸。

别人赶海抓海货,她赶海捡塑料瓶。

年近六旬的林云琴,身体硬朗,走起路来脚下生风。精力充沛的她,成了苍岙村“小蓝之家”的家长。

“小蓝之家”其实就是一线海洋废弃塑料收集点,大家在海滩上捡起的塑料垃圾,会在这里临时存放,然后转运到专业的公司熔融造粒,重新变回塑料粒子。这样的“蓝色循环”,在这个海边村庄已经坚持了近2年,林云琴能明显感受到由此带来的好处。“海滩上垃圾少很多了,连潮水都变清了。”

秉承着就地取材的生态理念,“小蓝之家”被设在了苍岙村的旧村部。这是一幢不太起眼的老旧楼房,林云琴拿钥匙打开了陈旧的木门,就能看到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塑料瓶,中间有一台压块机。

为了方便后续处理,塑料瓶在这里要进行分类。

“主要是按透明、蓝色、绿色三种颜色分开,再把装过茶饮透明瓶子剔除出来。”林云琴一边介绍,一边熟练地将分类好的塑料瓶倒进压块机,将它们挤压成饼状,以便于存储和运输。

看着房间快被堆满了,林云琴拨打了蓝景科技运维人员毛宁涛的电话,请他过来清运。这家公司正是“蓝色循环”项目的发起单位。

来到现场的毛宁涛,以每斤5元的价格,回收了这些塑料瓶,这比市场价要高出不少。拿到这笔钱后,林云琴会把它分配给参与“蓝色循环”的村民们,每人每月大概能分到六七百元。

交接完毕后,毛宁涛向记者介绍了将塑料瓶分类的原理:“颜色不一样不能混在一起,因为拉回去重新造粒的话,透明瓶子造出来的粒子,可以调成任何颜色使用,但蓝绿色瓶子造出来的粒子,基本只能做回原产品。”

至于为何要单独剔除装过茶饮的透明瓶子,这是因为茶叶中一些物质,会影响造粒的工艺,“造出来的粒子成色比较差,所以只能对接第三方单位进行处理。”

毛宁涛说,自己每月会来苍岙村,拉走大概两吨的海洋废弃塑料。这些塑料会被运到湖州的一家公司,经过深度清洗、熔融造粒后,用于包装材料、工业制造、服装家纺等领域。

对于这些复杂的原理,苍岙村的渔民曾辉法没办法全部搞懂,但他十分积极地参与林云琴组织的回收行动。他对这件事,有另外一种朴素的认识。

“以前大家出海,吃吃喝喝产生的垃圾,杂七杂八的都丢海里。”曾辉法说,大家从海洋中获取,却不懂得保护它,很快就自食苦果。

对于长期在海上漂泊的渔民来说,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收网时刻。以前,当大家缓慢拉起网兜,最先露出水面往往不是鱼群,而是各种各样的垃圾。大到手臂粗细,二三十米长的管子,小到指甲盖大小,边缘锋利的塑料碎片,总会出现在渔网里。

这些海洋废弃塑料,不仅增加了分拣的压力,有时还会划破渔网,让人头疼。

有了“蓝色循环”以后,渔民捞到这些废弃塑料,不再是丢回海里,会自觉收集起来,送到“小蓝之家”循环利用。久而久之,生态环保的理念影响着大家,向海里丢生活垃圾的人也少了。

“这两年出去捕鱼,一网下去上来很垃圾的情况越来越少了,海里变得干净了。”

干净的海洋,给大家带来了另一种收益。渔民们将海边错落的房子,涂上了七彩的颜色,当起了民宿老板,增收的路子正越走越宽。

目前,台州、舟山、宁波等浙江沿海城市,已建立“海洋云仓”“小蓝之家”等一线海洋废弃物收集点位80个。2023年10月30日,“蓝色循环”获得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为全球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提供了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黄玉环  编辑:方熹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