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推广应用水稻抛栽可叠硬盘育秧技术 种稻不用再弯腰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7-12 09:06   

浙江日报讯 (记者 邬敏 县委报道组 叶礼标 吴平 共享联盟·云和 叶益鹏) 眼下,正是浙西南山区晚稻抢种的农忙时节。青田县季宅乡仙人坦村层层叠叠的高山梯田间,村民叶利银背着5公斤重的红色背负式抛秧机忙着抛秧。开关一拧,身后发动机隆隆作响,他用手将秧苗迅速拨到前方红色托盘右侧的鼓风口,一株株带着基质土的秧苗如绿色毽子般迎风飞扬,在空中飞旋分离后,扬出一条条抛物线,以1分钟300余株的速度迅速落入水田。

“以前,祖祖辈辈要光着脚弯着腰插秧,一亩田得忙活一天,干完活整个人腰酸背痛。现在,绕着田埂转上一圈,挺起腰、扬起手,一抛即种。一亩田1个小时左右就能搞定。”水稻抛栽可叠硬盘育秧技术,让这个从事山区农业种植多年的熟练农机手,头一回尝到了“挺直腰杆”种田的甜蜜滋味。

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市域范围内90%以上的面积是山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三分田,老百姓在大山里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山区田块狭长窄小,以前种田全靠人,浸种、播种、拔秧这些工序多不说,运肥料都是人背骡子驮,就算有机器设备,也得架上铝梯扛上梯田。”丽水市农业农村局粮油首席专家刘波介绍,为此,丽水在全省率先应用水稻抛栽可叠硬盘育秧技术,将自动播种设备与可叠秧盘相结合,实现了水稻的集中育供秧,极大提升了秧苗的流通性和农业生产效率,不仅解决了山区小梯田不能机插的难题,每亩水稻种植成本还能降低150元至200元。

种下去的好苗子,均产自距季宅乡110余公里外的云和县集中育秧中心。记者走进地处紧水滩镇外垟村的6000平方米育秧大棚时,村民站在水稻自动育秧流水线旁操作,一个个黑色可叠硬秧盘经过传送带,快速完成基质装载、压穴、播种、覆土、浇水、叠盘等“一条龙”育苗工序,水稻种子“住”进一个个“单人间”,一摞摞秧盘沿着30米长的传送带被运送至温室大棚实行高密度育秧,通过高压雾化等数控设备,精准控制温度和湿度。

“传统的平面软盘秧盘难以叠盘出苗,不利于远距离运输,影响秧苗整齐度和服务半径。可叠硬盘每盘448孔,秧盘间留足0.5厘米的出芽空间,能有效缩短育秧周期,降低病虫害,种子20天以内就能长成15厘米高的壮实小秧苗。”中心负责人范良锡介绍,该中心自主研发用来育苗的基质土,用废弃的云和雪梨枝条、秸秆、菌棒等材料集中收储高温挤压处理后,按一定配比制作而成,抛种后可变成绿肥。

目前,丽水全域水稻种植面积61万亩,水稻抛栽可叠硬盘育秧技术已实现全市域分点示范,推广示范基地达1万余亩,计划3年推广至10万亩的种植规模。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邬敏 县委报道组 叶礼标 吴平 共享联盟·云和 叶益鹏  编辑:陈周滢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