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钱塘江和内河水位如何平衡?在这里驻守几天的他连胡子都来不及刮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25 21:08   

杭州市南排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中控室大屏。记者 梁亮 摄

6月25日,杭州依然大雨倾盆。屋外的雨一直没停,屋内大屏上的数据也一直在更新。在杭州市南排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中控室,该中心运行科副科长邱铃洋和团队成员要做的,就是盯紧这块屏幕。

6月19日,杭州防指启动防汛Ⅳ应急响应,随之杭州市林水局也启动了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从那天开始,邱铃洋作为运行科的负责人就住在了单位,时刻关注着各水位站点的情况和三堡、八堡两个泵站的机组运行状态。

19日开始住在单位,时刻紧盯水位

“这些就是我这几天的全部装备了。”在邱铃洋的办公室,他先指了指搁在一角的脸盆,里面放着毛巾、牙刷、牙膏和水杯。“水杯是‘两用’的。”邱铃洋笑着说,这只水杯不仅用来喝水,还被他当做刷牙时的漱口杯。

邱铃洋的“装备”。记者 梁亮 摄

而邱铃洋的办公桌上则放着他的“干粮”——一桶泡面和一个小面包,“晚上熬不住就吃点”。但这几天,邱铃洋觉得最必须的装备,是蚊香。“一定要点,我们中心就在江边,一到晚上,蚊子很多。”他一边说,一边拿出一盘老式蚊香,他觉得这种蚊香比电热蚊香液更管用一些。

在同一层的值班室内,还放着一张折叠床,那也是属于邱铃洋的。晚上,他会去把折叠床搬到办公室支起来。不过这两天,邱铃洋几乎没有躺下休息的时间。

6月23日,受强降雨影响,运河流域水位快速上涨。23日上午,拱宸桥站水位已经迅速上涨至1.98米。发现情况后,邱铃洋迅速调度三堡排涝工程于上午7时45分开启1台水泵排水。而随后,塘栖站水位也上涨至1.95米,当天上午9时35分,八堡排水泵站也开启了1台水泵排水。

八堡排水泵站正在工作的机组。记者 梁亮 摄

但水位依然在不断上涨。23日中午和下午,三堡排涝工程和八堡排水泵站陆续增开了3台水泵排水。“一天内开了5个机组,机组是否能平稳运行,其实我心里也很紧张。”邱铃洋当天晚上一夜没睡,不仅实时盯着水位变化,而且一两个小时就会去机房转转,查看抽水泵的运转情况。

其实此前,邱铃洋和团队已经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工作。“每台机组每个月都会运行一次,保证其性能,特别是辅机设备更值得注意。”邱铃洋说,从6月19日开始,他们对三堡4台套水泵机组、八堡5台套水泵机组的辅机水泵、油泵等设备都进行了试验,确保设备处于性能良好状态,为的就是在开机时机组能够稳定运行。

在中控室,各个机组的运行状态可以实时查看,如果出现异常,会直接报警提示。机组旁,也有24小时值守的工作人员,随时监控机组运行。但是邱铃洋还是要自己去现场巡查。“毕竟我是运行的负责人,这是职责所在。”

排了3个西湖,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24日上午,八堡排水泵站开启第3台水泵排水。这是2023年该工程投运以来,首次开启3台机组排水。同一天,上游的新安江水库已经开5孔泄洪,并在晚间增至7孔。

三堡排涝工程和八堡排水泵站均依钱塘江而建,为的就是避免城市内涝,让内河水可以南排钱塘江。邱铃洋要观察的数据不仅是内河的水位,还有钱塘江的水位。

邱铃洋在巡查机组情况。记者 梁亮 摄

“如果水位差距太大,机组运行负荷将会很重。”在正在运行的八堡排水泵站3号机组旁,邱铃洋一边查看机组的各项数值一边解释,如果外江水位过高,跟内河水位差距超过警戒数值,那么泵站开启的机组就需要停机,不然将会对机器造成损伤。

从6月23日新安江水库开1孔泄洪开始,邱铃洋其实就在关注后续的动态。没想到只隔了一天,已经增加到7孔。

24日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这次邱铃洋去了三堡排涝工程值班,连仅有的几件行头都没带着。还好,一夜无虞。25日凌晨,综合研判后,接市林水局调度令八堡的1号机组关机。25日上午7时,运河水位已经回落,拱宸桥站和塘栖站的水位均已降至2.11米。

邱铃洋在中控室里盯数据。记者 梁亮 摄

但邱铃洋依然没有休息。25日一早,他就返回了位于八堡排水泵站的杭州市南排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继续跟大家一起在中控室里盯数据。“没事,我回来的车上眯了一会儿。”他说。

邱铃洋终于抽空把好几天都没刮的胡子给刮了。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剃须刀是向同事借的。19号来单位的时候走得急,忘记带了。这几天太忙,顾不上。”

水正排向钱塘江。记者 梁亮 摄

目前,三堡排涝工程外排水量约2500万立方米,八堡排水泵站外排水量约1870万立方米,加起来大约有3个西湖那么多。伴随着机组的轰鸣,水还在源源不断排入钱塘江。“现在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只要外面的雨不停,我们心中的弦就不能放松。”邱铃洋说。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梁亮  编辑:高明桢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