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环线高铁,让长三角抱得更紧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18 09:07   

日前,“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正式运营。这条超级环线,从上海出发,经苏州、常州、南京、合肥、黄山、杭州和嘉兴等地,最终又回到上海,单向行驶里程超过1200公里,将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连成一个“圈”。

区域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先行。就在前不久,粤港澳大湾区迎来“最长地铁”,一条地铁线路串起五座城市。长三角地区的超级环线高铁紧随其后,这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如火如荼的一个缩影。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安徽已开通省内环线高铁,起点和终点都在合肥南站,但局限于一省之内。而横空出世的“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是长三角地区首条跨省环线,对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条超级环线高铁串联三省一市,途经12个城市,其中包括上海以及三省省会,直接服务近一亿人口,仿佛将长三角城市群围成了一个“同心圆”。线路开通之后,将大大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

交通基础设施的贯通,其意义远不只是便利商旅往来。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城市群加速融通,让资源要素的流动更加顺畅,帮助沿线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局,也为区域统一大市场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今的长三角,GDP总量高达30万亿元,它能拥有如此强劲的发展动能,离不开以交通网络同城化为代表的高质量一体化。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也是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从经济圈相关概念的提出到如今宏观规划涵盖三省一市,其间经过不断扩容,“群”的规模不断壮大,融合水平持续提升。

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的长三角城市群联系越来越紧密,内部行政边界和壁垒不断消融,一体化不断加深。

在基础设施层面,除了此次开通的超级环线高铁,长三角地区还有多条跨省公交、跨省地铁线路,互联互通,织成一张网。

在公共服务层面,长三角地区正在开展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无须材料、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等探索,逐渐实现生活“同城化”。

而在体制机制层面,前不久14城齐聚上海,共同商讨上海都市圈规划蓝图问题。这种形式在国内也是首次出现,它意味着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都市圈内部,逐渐形成一套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为深化合作扫清体制机制障碍。

此次超级环线高铁的开通,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也是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一个隐喻。它预示着高铁串起来的城市,正行驶在同一条轨道上,宛如一个“命运共同体”。

当然,交通等硬件层面的贯通相对容易,破除隐性的行政壁垒更具挑战性。长三角城市群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它拥有广阔的腹地、市场和人口,发展潜力大,但在体制机制融合、破除壁垒障碍等层面还需要继续加力。

比如,目前长三角地区一些城市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难免存在同质化现象,重合度较高,容易形成内耗,如何更好地加强合作,调整产业定位,形成错位发展的局面?再如,如何缩小城市群内部的发展落差,充分发挥上海等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扩散效应?

把长三角众多城市用高铁环绕起来,堪称一场史诗级的超大城市群实验,这场实验没有现成的“作业”可抄,但不断突破体制机制壁垒,推动一体化走向深入,这个方向是确定无疑的。一个协同发展水平更高的长三角城市群,将为全国经济增长注入澎湃动能,也将为城市群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熊志  编辑:陈周滢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