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汛期来临,浙江各地“防+练+智”统筹应对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17 20:53   

眼下,浙江正式进入主汛期,各地积极部署防汛措施、开展应急演练,防汛“黑科技”也纷纷上线,一起来看。

多措并举,治隐患于未然

△西险大塘

位于东苕溪右岸的西险大塘是杭州北部的一道重要防洪屏障,余杭积极开展西险大塘防汛检查,并保证抢险物资储备到位。在西险大塘,按照“—听二看三巡”的方法查看、测量水位,并相继到背水坡与迎水坡进行隐患摸排。目前,防汛仓库也已经准备就位,77种防灾用品井然有序摆放整齐,以提升汛期应急抢险物资的保障能力。

△转移群众。

从6月9日开始,丽水庆元县黄田镇积极做好防汛工作,全镇转移人员244人,避免了多起险情发生,镇政府的监控室里24小时灯火通明,实时监察着河道、水库等关键节点情况,并随时派出人员清理沟渠、巡查山体情况。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吴利军说,目前镇上实行24小时服务保障,专门保证转移群众的安全,确保他们在响应期间不返回原住处。

△6月16日18时整,珊溪水库开启3孔泄洪闸泄洪,下泄流量为300立方米每秒。

6月16日起,温州文成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因上游珊溪水库开闸预泄,位于瑞安的赵山渡水库于16日22时增开闸门泄洪,截至17日上午10时,累计预排预泄洪水量3100万立方米。

16日22时,上游珊溪水库预泄流量到达赵山渡水库,赵山渡水库开启3孔闸门进行泄洪,每秒流量达843立方米。17日凌晨2时许,水库上游入库洪峰流量达1132立方米每秒,随后逐渐减弱。17日凌晨4时,山渡水库由开3孔转为开2孔。下一步,赵山渡水库将根据降雨量和上游水库泄洪情况对流量进行调节,提醒下游群众注意安全。据悉,珊溪水利枢纽工程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生态效益等功能于一体,扛起了飞云江流域防洪责任,能有效降低下游城镇防洪压力,确保河道行洪安全。

△桥墩水库泄洪。

6月8日20时至6月17日14时,温州苍南县面雨量220.7毫米。全县4个水闸朱家站水闸、舥艚水闸、夏桥水闸、萧江水闸自6月9日强降雨以来,在适潮的情况下持续开闸,截至目前,平原河网累计排水1.4亿立方米。桥墩水库于6月11日12时起开闸,12日19时关闸停止泄洪,15日12时起再次开闸,于17日0时关闸停止泄洪,两次调度累计泄洪2376万立方米。

△60余名施工和管理人员正紧锣密鼓推进小浦闸项目建设。

正在建设的小浦闸工程是湖州市境内在建最大的水闸项目,为应对汛期“大考”,湖州全面提速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为全力做好防汛工作打牢基础。通过小浦闸的建设,可以将长兴港上游合溪水库以及杨林涧的洪水通过合溪新港直接导入太湖,减少上游洪水对长兴城区以及南部平原的防洪压力,大大缓解长兴整个防洪形势。

△鄞州区资规分局专业人员进行实地巡查。

在宁波鄞州区,当地专业部门联合技术服务单位、镇街联络员、驻县进乡技术服务人员、涉地灾各自然资源所开展综合研判分析会两次,要求针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农村切坡建房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及在建治理工程项目,风险较高的人口聚集区、网红打卡点、野游点,山区在建施工工地、工棚、养殖棚等临时驻地,至少巡查两次,及时排除隐患。

积极开展防汛应急演练

为更好地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救援能力,完善水域救援技术,浙江各地近日积极开展各类防汛应急演练。

△箬横镇消防队水域救援技能大练兵

6月17日,温岭市箬横镇专职消防队开展了水域救援技能大练兵活动,20多名参训战斗员重点就橡皮艇组装、舟艇驾驶、便捷式抛投器使用等科目进行演训,全力以赴抓好辖区防汛救灾各项备战工作,以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

△洋呈村、迴龙村山洪灾害防御区应急演练。

近日,温岭市坞根镇针对洋呈村、迴龙村山洪灾害防御区2个重点点位开展了山洪灾害应急演练。此次演练模拟受暴雨影响后,两村山洪灾害防御区出现山洪预警的场景。镇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启动山洪灾害防御区人员转移。

△义乌各基层消防救援站及镇街专职消防队的40名消防救援人员参加培训,并演习。

6月11日至15日,义乌市消防救援支队举办了全市水域救援技术培训班,邀请地方教练和内部师资组成教练团队,设置了水域基础概论、静水基本能力测试、水中求生技巧、水中防卫与解脱、浮标(具)救生、活饵救援、舟艇操作技术等13项训练科目。

△应急救援专家系统培训。

瑞安市叁叁零公益救援中心和瑞安市汀田专职消防队日前各派出5名救援人员前往丽水景宁,接受了应急救援专家系统培训,并获得了ERE技术证书。瑞安市叁叁零公益救援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培训的目的是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水域救援技术,更新救援理念、改进技术方法,采取场景式教学、分段式实操,充分利用现场天然水域优势从难从严设置科目标准,重点突出班组协同、技术运用、灾情判读和安全防范,切实提升复杂条件下水域救援能力。

防汛“黑科技”齐上线

△西险大塘数智化防汛平台

杭州余杭区的东苕溪是洪水防御重点,在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通过数智化防汛平台对水位、雨量进行实时监测,不仅可以实现“预报+监测”多手段防汛,还提高了汛期预警精准度,优化了水利工程调度。

为精准防汛,今年,台州长潭水库投用智慧长潭数字化平台,对原有独立运行的水雨情遥测系统、洪水预报与调度系统、大坝在线监测系统以及输水隧洞在线测流系统的数据库打通,实现多库一屏访问,运行数据实时在大屏上显示。

连日来,玉环农水部门采取限蓄放水和数字“黑科技”加持的方法,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在坎门双库水库,安装在大坝上的10多台一体渗压计,以太阳能为动力,24小时连续工作,并每日一次将监测到的坝体地质变化情况,以数据形式发送到后方平台,供管理部门参考决策。目前,数字监测设施在玉环全市9座水库已实现全覆盖,为水库科学预警、安全度汛构筑了“安全网”。

△泰顺文化遗产保护应用平台

温州市泰顺县的两个“智慧大脑”也大大提高了今年的防汛工作能力。

一是泰顺文化遗产保护应用平台,整合了文旅、消防、水利、气象、资规、执法等多部门数据,对每一座廊桥提前设定水位预警数值,一旦超过设定阈值,系统就会自动触发应急一键达抗洪场景,并通过浙政钉自动发送短信和电话预警,应急、文旅、水利、乡镇等单位协同行动,变水情来了再处置为没来前就先防备。 二是科达融合通信调度平台,它实现了19个乡镇283人的移动电话、88台单兵设备,以及全县所有雨情监测站、水情监测站、避灾安置场所、非煤矿山的2357路视频监控的接入,全量资源一图汇聚,确保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都能在危急时刻高效集结,统一进行可视化指挥调度和应急作战。

△在奉化区大堰镇张家村水雨情遥测站点,新建的声光电预警监测系统正在进行测试。

据了解,宁波奉化区的“声光电预警监测系统”可对河道水位数据进行智能监测,一旦达到预先设置阈值后,便立即触发声光报警器报警,提醒周边村民尽快采取避险措施。

△永康109个“山洪卫士”24小时站岗 科技赋能构建山洪灾害“智慧”防线。

针对可能造成的小流域山洪灾害,永康市域范围内109套“山洪卫士”声光电设备投入使用,24小时全程监测汛情,该设备还能将预警信息同步推送至小流域山洪数字孪生应用平台,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关注警报点情况。

来源:中国蓝新闻  作者:蓝媒联盟·余杭台 台州台 温岭台 鄞州台 永康台 奉化台 瑞安台 苍南台 玉环台 泰顺台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