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推广农业综合种养实现稳粮又增效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5-22 06:26   

一块土地“长出”两份收益

杭州日报讯 眼下,正是小龙虾销售旺季。在湖州市德清县,农业部门引导农户采用“晚稻—小龙虾”轮作模式,让一块土地“长出”两份收入,实现稳粮又增收。

新安镇农户嵇金桥种粮已有近30年,在他看来,小龙虾是宝贵的“致富虾”。“养过小龙虾的土地会变得很肥沃,这对于粮食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好处。”嵇金桥的农田主要实施两季小龙虾和一季晚稻的轮作模式,每亩年收益可达3000元。

禹越镇农户蔡其华共承包200余亩土地,全部采用“晚稻—小龙虾”轮作模式。在该模式下,蔡其华所承包的土地年产值120余万元。

“一田双收并不局限于‘晚稻—小龙虾’轮作。”德清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农户们还可选择“早稻—青虾”轮作模式、“稻—鸭”共生模式、“晚稻—冬小麦-茭白”轮作模式、“早稻—榨菜”轮作模式等。截至2023年底,德清县累计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3.34万亩,建成200亩以上的“晚稻—小龙虾”轮作综合种养基地12个、小龙虾繁育基地1个。

稻在水中摇,鸭在稻中游。这是德清下舍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田园风光。2018年开始,当地种粮大户沈煜潮便开始尝试“稻—鸭”共生模式。该模式利用鸭子杂食性和旺盛的活动能力,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达到疏松土壤,刺激水稻植株分蘖,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从而生产出无公害的水稻。“该模式下,一季稻的成本能缩减500元一亩,不仅鸭蛋、鸭子能带来收益,‘鸭稻米’的售价更是比市场上的普通大米还高出两倍不止。”沈煜潮高兴地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沈晓颜 通讯员 沈宇翔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