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来丨马克龙获赠的这本法国名著,中文首译本译者是温州人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5-07 19:42   

潮新闻讯 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会谈前,习近平向马克龙赠送一批中文版法国小说,其中就包括《红与黑》《九三年》《茶花女》《三个火枪手》等。

《红与黑》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不仅在法国尽人皆知,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如今,这部名著已出版了众多中译本。而提到《红与黑》的翻译,有一个人是绝对绕不过去的——赵瑞蕻,这位浙江温州的翻译家,是《红与黑》第一个中译本的译者。

《红与黑》封面 图源:豆瓣读书

瓯江畔,一位温州少年的“红黑”梦

“我第一次晓得斯丹达尔和《红与黑》这本名著是在我的故乡温州,一个美丽的山水之乡。那时候,我有一个相知的老师,他很喜欢这部小说,时常跟我谈论它。晴和的礼拜天下午,我们……有时坐在沙滩上休息欣赏瓯江上的晚照,烟霞中的归舟……我们有时聊天中便转到《红与黑》的故事上头了……”

赵瑞蕻在《红与黑》译者序里,深情回顾起在故乡温州的点点滴滴,以及自己和《红与黑》的缘起。

赵瑞蕻提到的这位“相知的老师”,叫夏翼天,尽管只在温州中学教了一年书,但对赵瑞蕻却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个年纪轻轻的人,叫做玉连,很漂亮,可是心里挺厉害谁知道呢?哎,红指的是什么?黑的呢……”对谈中,老师抛出的一个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这位瓯江少年的心头。

1915年,赵瑞蕻生于浙江温州,1935年从温州中学毕业后,先后于大夏大学、山东大学求学。抗战军兴,和当时许多爱国青年学生一样,赵瑞蕻毅然告别故里亲人,跨越千山万水,负笈西南一隅,这就是西南联大。在联大外文系,赵瑞蕻师从吴达元先生,打下了坚实的法文功底。

1940年夏,赵瑞蕻从联大外文系毕业,先在云南任中学教员,再到重庆南开中学教书,次年到中央大学外文系任教……“后来1942年冬又在重庆中央大学图书馆借到了司各脱蒙克里夫的《红与黑》英译本,使我有机会对照原著细心阅读,深受感动,迷上了斯丹达尔这部精彩的书的话……萌发翻译《红与黑》的念头。”一路走来,赵瑞蕻翻译《红与黑》的念头始终萦绕心间。

首个中译本:炮火连天中“给人一股清醒”

1941年冬,在南开中学任教的赵瑞蕻,偶遇其联大老师柳无忌,得知中央大学分校急需教员,柳先生当即引荐赵瑞蕻。穿着棉袍,夹着书籍和简陋的铺盖,赵瑞蕻兴冲冲前去报道。

分校位于嘉陵江东畔一个叫柏溪的小山村。此间虽地处偏僻,倒不失为烽火连天中一片治学净土。在地势最高的教师第五宿舍,赵瑞蕻“远眺江上风帆和隔岸山色”,附近是“幽径,竹林,三月里油菜花香四溢”。国难当头,竟有这般宁静的环境,虽艰苦也觉欣慰。教学之余,他辛勤酿制的一枚枚硕果,有散文,有诗歌,也有翻译。

柏溪,成了赵瑞蕻实现第一个文学梦想的摇篮。

1943年春,在这个幽静而寂寞的小山村里,赵瑞蕻开始了和法国小说家斯丹达尔(Stendhal)的名著《红与黑》的漫长对话。此时,赵瑞蕻一边照料身怀六甲的妻子,一边翻译《红与黑》——不久后,它将成为第一部中译本。

1945年,上海中正中路610号,作家书屋出版了赵瑞蕻译作《红与黑》。封面的右上角有“世界古典文学名著”字样,扉页上则印着“献给幸福的少数人”。

吴达元先生收到赠书后很快回复:“你做了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这炮火连天中,这本名著翻译过来会给人一股清醒,振作起来的力量。”而那位 “相知的老师”夏翼天,却在中译本出版前一年,因生活窘迫去了英国,从此音讯全无。

处处都是《红与黑》

赵瑞蕻主张一本世界名著从来是,也应该是拥有几个甚至多个译本的。只有经过不只一人的翻译,原著精神才能得以传扬。他极为认真地阅读别人的译本,写下了大量的心得眉批。但是翻译毕竟不等于创作,其最根本的一条是要忠实原著。

赵瑞蕻多次呼吁并著文恳谈,例举翻译界中一些他认为需要端正的不良倾向,比如滥用文言,用词离谱,以及罗嗦和冗长。而他并不以为自己所做的就完美了。相反,他不满意自己年轻时代的译本,重新翻译《红与黑》的愿望一直埋在心中。然而遗憾的是,随着年事渐高,视力严重下降,赵瑞蕻最终未能如愿。

不朽的作品值得不断翻译,以求臻于完美。和赵瑞蕻同时代及后来,《红与黑》的译本不知凡几,小说也早已相继改编成多种版本的影视剧、话剧等。《红与黑》的呈现形式更加多样,传布范围更加广泛。

不朽的作品,可以穿越时代、跨越国别。了解各国文学家及其著作,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阅读外国名著,不仅可以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也能更好领略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从巴黎到嘉陵江畔,再到更广阔的中华大地,一部《红与黑》,跨越山川阻隔,穿越时空,和一个个中国读者相遇。中国读者通过《红与黑》和更多法国文学作品,逐渐认识这个万里之外的国度,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同样,法国人民也通过各种文化交流,认识古老的东方大国。

正是这种持续不断的理解对方的尝试和文化交流的实践,让远隔万水千山的中法两国,成就了一段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交流互鉴的佳话。直至今日,这种交往和交流仍余音袅袅,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陈黎明  编辑:高明桢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