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先行者”安吉打出这张牌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11-21 17:28   

潮新闻讯 日前,安吉县被列为全省唯一的省级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计划用4年时间,探索健全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并在拓宽补偿资金来源、重点探索市场化资金筹措机制上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安吉经验。

安吉县城 通讯员 殷兴华 摄

让保护环境的人不吃亏、能受益。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安吉,在去年出台了《安吉县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成立黄浦江源生态保护基金,对产业发展帮扶、流域生态保护、耕地生态保护、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12个方面进行补偿。目前,该县已兑现水稻湿地生态、以竹代塑等奖补金4.4亿元。

自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以来,10省50个县都在积极探索综合补偿的有效方式。作为浙江省生态补偿“先行者”,安吉做了哪些探索?成效如何?

综合补偿,怎么补?

生态综合补偿,关键在“综合”两字。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高度关注生态综合补偿,但真正落地实施仍有难度。”安吉县委生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县委办副主任叶志强在生态补偿研究中开展过很多调研,他告诉潮新闻记者,单要素生态补偿政策在实施中多以部门为主导,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导致要素分割、管理职责交叉,补偿资金难以形成合力,政策叠加效应不明显,也会出现生态补偿资金支持的项目储备不足、资金使用绩效滞后等问题。虽然许多地方都在期盼生态综合补偿,但综合什么、怎么综合、谁来牵头等都还不明确。

叶志强所在的安吉生态文明办,就专门牵头生态综合补偿这件事。“去年推出的《实施方案》,就有我们对‘综合’上的考量。”

西苕溪 共享联盟·安吉 夏鹏飞

过去这一年,安吉的生态补偿已从过去较为单一的河流、公益林、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补偿向地区均衡发展综合补偿、生态资源保护分类补偿、生态环境治理激励补偿等领域全面拓展,方式更加综合化。具体来说,是在推动产业发展帮扶、优化流域生态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农村环境高位改善等12个方面进行补偿。

范围上也更广。除了涵盖县域,安吉还积极与相邻区县开展合作,形成了跨省市县的区域合作立体化补偿体系。比如安吉与长兴、德清分别共同设立西苕溪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资金,根据水质考核标准,按年度拨付;安吉夏阳与上游安徽广德石俊、石狮、高庙三村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制度,每年补偿资金30万元。

安吉山川乡 共享联盟·安吉 夏鹏飞 摄

此外,生态综合性补偿注重“造血”型探索,即不仅仅单纯给地区提供资金上的补给,更从政策、人才、技术和产业扶植等层面出发,提高生态保护区的造血功能。如安吉的共富产业园建设就向饮用水源保护区倾斜,并对水源保护区内的公益林大幅提高补偿标准,由省定的40元/亩最高提至180元/亩;2022年度规划的生态保护补偿金超过50%(约2.4亿元)流向行政村与个人。

“生态保护区百姓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叶志强坦言,出于对生态的保护,一些饮用水源保护区就牺牲了很多的发展机会,而这些地方,往往经济发展任务重,综合补偿考虑到了当地发展机遇的损失。

补偿资金,哪里来?

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现如今,“使用者付费,保护者受益”的生态保护补偿价值导向已逐渐被人接受。但因补偿资金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支出,缺乏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生态补偿实施过程中并不能充分体现使用者或受益者直接付费的原则。

单一的资金筹措渠道,成了生态保护补偿融资的“拦路虎”。

怎么破?去年,安吉发起成立黄浦江源生态保护基金,每年统筹资金在5亿元左右,资金来源由财政保障、市场交易、公益捐赠三部分组成。其中,做大市场交易,扩大资金占比是该县的主攻方向。

生态产品要通过交易才能实现价值,缺乏有效的交易手段,变现自然而然也就存在困难。近年来,安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以创新改革争做生态制度先行示范,在生态价值转化、环境要素市场化交易、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不断推动绿水青山入市“变现”。

安吉森林覆盖率超70% 通讯员 殷兴华 摄

比如,“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安吉,森林覆盖率就超过70%,有着丰富的补充林地库资源。着眼于这一生态优势,安吉今年启动林地空间综合治理项目,在杭垓、孝丰、章村、报福4个试点乡镇进行造林2万亩。同时出台《安吉县林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县内林地指标交易机制并推进林地占补平衡指标跨县市调剂交易,实现生态治理与保护可持续发展。

“今年已与湖州南太湖新区、宁波高新区、绍兴镜湖新区完成林地占补平衡指标跨县市调剂意向签约5500亩,实际交易2000亩,交易金额4亿元。”安吉县林业局竹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黄云峰介绍,“这笔收益主要用于县森林生态修复、森林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部分进入生态保护基金池。”

不止如此,安吉积极研究开展土地出让生态溢价、生态资源占补平衡补偿、生态权益交易、水资源优质优价等市场化交易的可行性,在用能权、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碳汇交易等领域改革突破,制定环境权益重点领域收储交易改革机制,并将相关溢价收入纳入生态保护基金,每年可为生态保护基金增收亿元以上。

“生态保护基金是一种形式,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模式探索,最终形成财政兜底,市场化交易占比逐年增长,公益捐赠有效补充的资金筹措模式。”叶志强说。

赋石水库 共享联盟·安吉 潘鼎轩 摄

绿色红利,如何享?

“共护”也要“共富”。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赋石水库旁的杭垓镇新上塘村村民收到2022年度饮用水生态补偿资金,共计78.3万元,全村2600多人,人人都有。村集体收到100多万元生态补偿资金,将用于生态环境治理、维护的支出。

“这笔资金是由环保牵头进行考核的,只有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才能补偿到!”村党委委员雷建国说。市生态环境局安吉分局水生态环境科工作人员朱璐敏证实了这个说法,她表示,“就生态资源保护方面,我们从森林、耕地、生物多样性、流域四个方面进行了立体化生态补偿,其实就是通过一些项目建设,促进村集体的经济发展。”

尝到保护环境甜头的新上塘村,建设了一个占地600多亩的湿地公园。“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入库(赋石水库)水水质,一方面为以后做户外露营、体验拓展等新业态打下基础。”雷建国说,目标达成后,村里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老百姓收获绿色红利远不止于此。

农民种稻喜丰收 共享联盟·安吉 张卉 摄

安吉县民天粮食专业合作社种植的1957亩水稻,因保护耕地用途拿到了39万余元水稻生态补偿金,合作社负责人程华东直呼农民种粮积极性更高了;全县纳入公司规范管理的1896辆工程运输车,将全部进行纯电动化有机更新,司机在新车购置、旧车更新后可以拿到补偿金,补偿他们对大气污染防治作出的贡献;通过增加农村生活污水运维资金,提升了乡镇对管网建设的重视程度……据统计,预计今年生态补偿资金将达到5.6亿元,并继续向村集体和个人倾斜,百姓收获绿色红利也将越来越多。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目标是到2025年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完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这是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首次被写进党代会报告。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地方将陆续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态补偿制度。而在生态补偿这件事上,安吉也是新起点上再出发,它的先行先试,或许能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落地实践的“安吉经验”。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李世超 共享联盟·安吉 陈丽君  编辑:高明桢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