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讯 以文学为舟,与茅奖“桐”行。
11月19日晚,“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将在桐乡举行。
这也是时隔14年后,茅盾文学奖重归茅盾故里桐乡乌镇颁奖。
今天,潮新闻推出系列专访,探寻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5位获奖作家作品背后的故事。
杨志军:1955年出生,以《雪山大地》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当代》文学奖。
采访地:桐乡乌镇
与杨志军见面的地方约在他入住的酒店。刚照面,他先递过来一块乌镇特产姑嫂饼,热情地招呼我一起尝尝。
这是杨志军第一次来乌镇,对他而言,周围的一切都很新鲜。“青砖灰瓦,草木缤纷,古香古色,这样的小镇,在北方尤其是西部,几乎看不到。”
作为一个地道的北方人,杨志军曾经在青海生活了四十年,后来又在青岛生活了二十八年。故乡,是杨志军书写的永恒主题。“我深深眷恋着故乡的一草一木。作为一个作家,我只能用写作回报高原和海洋对我的滋养。”
本次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雪山大地》,便是他再一次为故乡而写,结出的硕果。
书中,杨志军深情回望了父亲母亲与几代草原建设者的艰辛探索足迹,将青藏高原几十年来发生的改天换地,以及族牧民传统社会形态和生活样貌的变迁,全景式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向父辈致敬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汉族干部“父亲”来到沁多草原的野马滩蹲点,了解藏区牧民生产生活,偶然与牧人桑杰相遇,就此开启了“父亲”与桑杰汉藏两个家族、两个民族的人生传奇。
《雪山大地》的故事,为什么要从这里写起?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地方的变化从1949年就开始了,然而在草原上,真正的变迁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才开始。”杨志军说,对于这段历史,除了亲历者,很多人并不了解。小说中“父亲”第一次出现时,对草原很陌生,从这里开始整个故事的讲述,可以让读者跟着“父亲”一起走进草原变迁的历史。
小说的原型是杨志军的父母。
他的父亲于1949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青海,是《青海日报》最早的创办者之一;他的母亲,是青海省培养的第一代妇产科医生。生于斯长于斯的杨志军,见证了父辈们如何与当地的牧民一起建造了草原牧区的第一所学校、第一座医院、第一家商店……
“这是一部献给父辈和同辈的小说。”面对获奖后纷至而来的媒体采访,杨志军不厌其烦地谈起他的创作初衷,《雪山大地》写的是青藏高原的故事,写的是父辈们的故事,也是他自己的故事。
小说中,除了“父亲”,另一个重要的角色便是儿子“我”。“我”和“父亲”一样,都是故事的讲述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有时跟着父亲在辽阔的原野上行走,有时又代入儿子的视角进入城市生活。
“父亲和儿子思维方式不同,也有着不同的情感和经历,两代人视角的并列,可以让作品更加饱满。”
如今,杨志军的父亲已经不在了,母亲90多岁,常年住在西宁。“母亲会看我写的小说,不过她读完的反应总是很平静。因为书中写到的生活,对她而言,是一种日常。”
在杨志军的记忆中,小时候,许多牧人到城里看病,都会住在他们家里。母亲只是个妇产科医生,治不了他们的包虫病、风湿病和因生活艰辛、高寒缺氧、食物单调而引起的各种疾病,但她会带他们去西宁最大的省人民医院,请她的同事们给予治疗。
《雪山大地》杨志军 著 作家出版社出版
《雪山大地》中的“母亲”苗医生,为了让被世界遗忘在生离别山的麻风病人获得救治,放弃了优渥的城市生活,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不幸染上麻风病。在杨志军看来,父辈身上自带理想主义的气质,他们的奉献、奋斗、善良是自发的,也会给当下带来一些启示,让人性的善、美有一个更加清晰的坐标和参照。
中国文坛的“荒原”作家
在青海生活40年后,1995年,杨志军因工作调往山东青岛,定居至今。
从高原到海洋,从西部到东部,独特的人生经历,造就了杨志军独树一帜的文学风貌和文学个性。他不跟随某个文学派别,也无法用某一个圈子限定。即使受到某些文学名家的影响,也不会沉迷其中,亦步亦趋。
追溯杨志军的文学之路,或许能发现更多端倪。
杨志军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中有很多文学藏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20世纪50年代我们国家出版的中外小说,我们家几乎都有”。从小在阅读熏陶中长大的杨志军,很早就开始尝试写作。
不过,真正走上小说创作之路,还是要从当兵时的一段经历说起。
那时候,杨志军要去生产队里支持农业,在农户家中,他看到了一本《小二黑结婚》,书前后的封面都撕掉了,但小二黑结婚的故事还在。“我看了之后觉得,他(赵树理)写农村的故事,我也可以写啊,从那时候我就开始动笔了。”
大学毕业后,杨志军回到青海日报工作。
有一次,一些农民因大风吹裂了青海湖的冰面而被困在浮冰上,杨志军去现场采访,除了完成新闻稿之外,基于这段亲身经历与见闻,他还写成了《大湖断裂》,这是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
随着经历越来越丰富,看到的越来越多,他又写了《环湖崩溃》。这部小说以青海湖为依托,展现了生态危机与人类世界崩溃的前景,充满了对青藏高原自然生态走向失衡和衰退的忧虑。
那时候,文坛的主流是伤痕文学。当大家几乎都在回顾历史、创作伤痕文学时,杨志军没有盲目跟随潮流,而是听从内心的指引,独自走上了关注生态问题的创作道路。
在杨志军看来,这样的选择是偶然,也是必然。在担任记者时,他经常奔走在青藏高原的大地上,亲眼看到许多破坏生态的现象,油然而生的忧虑,令他感到自己有责任写点什么。后来,杨志军相继创作了《海昨天退去》《大悲原》《藏獒》《伏藏》等长篇小说,人与自然,贯穿始终。
在《雪山大地》中,杨志军写到一个细节,“父亲”强巴刚到草原不知道当地人的习惯,直接在河里洗脸。土生土长的牧民则告诉他,可以在河边挖一个小坑,把水弄到坑里洗脸,这样就不会污染水流。
“我希望雪山大地的故事能讲给更多人,希望在讲述父辈们和同辈们的故事时,能有共情者跟我一起歌哭而行,流连忘返,希望自然之爱也是人心之爱,在广袤的故乡厚土上,延续一代比一代更加葳蕤的传承。”
延续现实主义传统
作为中国新文学创始人之一,茅盾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重要开拓者。
他继承了“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人生派”的现实主义精神,并加以发展,建立起在当时来说属于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开创了“社会剖析派小说”。其小说擅长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人物来观照大时代。
茅盾先生的“现实主义”,曾深刻影响了杨志军的写作。上大学时,他就从教科书上读过他的《春蚕》《秋收》等小说,作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里程碑,《子夜》也是必读书目。
“《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反映了大革命时期知识分子的失落情绪,《林家铺子》中写到当时货币贬值,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阅读茅盾先生的小说,仿佛在阅读中国近代史。”在杨志军看来,进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如果从中国现代作家中汲取营养,茅盾肯定是首选。
《雪山大地》展现了1949年以后地处黄河源头的青海高原发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是一部具有史诗感的现实主义力作。同时,它也立足小人物的故事,在深入描写普通牧民的日常生活时,流露出一份诗情洋溢的理想主义。
“现实主义最可贵的一点,就是它没有永远停留在现实。毕竟,它并不是照相式的反映生活,而是作家们通过一个个具有真实感的故事,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和理想。”杨志军说道。
这一次,来到茅盾的故乡桐乡,杨志军倍感亲切。
杨志军曾经去过江阴的华西村,原以为桐乡会和那里一样,高楼大厦林立,没想到依然保留了那么多古朴的建筑,令他感到惊艳和欢喜。
桐乡地方不大,却名人辈出。古代有赵汝愚、辅广、张履祥、吕留良等硕彦大儒。近代有一代文学巨匠茅盾、漫画大师丰子恺、金石篆刻家钱君匋、摄影家徐肖冰、红军女将领张琴秋、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等名人。
在杨志军看来,桐乡的文脉之所以如此昌盛,离不开这片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土地的滋养。
“环境,永远在影响着人,塑造着人。”正如青海和青岛对他写作的影响,接下来,杨志军将再一次为故乡而写。
“下一部小说,我应该会继续写青藏高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