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高中篮球联赛总决赛男子组决赛中,临海回浦中学篮球队以74比73战胜清华附中,时隔6年再夺冠军。
这所来自台州小城的高中篮球队一夜之间燃爆全国。“逆风翻盘,太牛了!”就像是拿着《灌篮高手》的剧本,回浦中学上演了现实版的“湘北中学”。
这个冠军来之不易。回浦中学先后战胜了三个强劲对手:去年的全国总冠军石家庄二中、以广东宏远青年队球员为主的广东实验中学以及十多次站在冠军领奖台的高中篮球“航母”清华附中。
这支冠军队伍如何炼成?小城篮球如何走向全国巅峰?这两天,我们走进临海回浦中学,一探究竟。
回浦中学队球员淡厚然(左二)在比赛中完成关键补篮。 新华社记者 孟永民 摄
一支球队 18岁的MVP和他的伙伴
这几天不断有人追问,小城夺冠的密码是什么?当镜头转向这支12个人的队伍时,答案不言而喻。就像当晚的MVP淡厚然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我们不是完美的团队,也不是最强的团队,但我们是最团结的团队。”
闪闪发光的团队精神,是回浦男篮的制胜武器之一。这样的精神可以在总决赛中的一个个镜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主力球员、队长张浩博在受伤后,下场做了简单的检查和包扎后就再度登场比拼,比赛结束后他双腿抽筋,被队友抬上颁奖台。
队员吴子煜,前几年受过重伤,总决赛最吃紧的时刻,他挺身而出,他的关键得分让球队最终夺冠。
颁奖仪式上的一幕更是让不少观众动容,受伤球员朱柏滔已离场,队员们也将他的球衣带上了领奖台。
这是团队精神的最好诠释——赛场上,大家全力以赴;冠军领奖台上,一个都不能少。
身高2米09、臂展2米15,有着“内线擎天柱”之称的淡厚然在总决赛的场上格外出挑。当晚他拿下15分9个篮板,荣膺MVP。他从中国男篮领军人物易建联手中接过奖杯,成了全场“最耀眼的星”。这座以阿联标志性的单手扣篮为造型的奖杯,是无数篮球少年梦寐以求的荣耀。
这一刻,他不忘并肩作战的队友们:“奖杯捧在手上很沉,但MVP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回浦中学男篮每一个人的荣誉。”
在比赛中受伤的回浦中学队球员张浩博被抬上颁奖台。 新华社记者 孟永民 摄
这位来自内蒙古的小伙子,上个月刚过完18岁的生日。“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个奖杯是最大的肯定。”他激动地告诉大家。
淡厚然高一到回浦中学就读,不少人都记得,刚来时,他很瘦,身高1米92,但并不占优势,投篮也不是很准,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普通。高中三年的磨炼,回浦中学篮球队成就了淡厚然,他对此心怀感恩。
当然,这群大男孩也有生活中的另外一面。和同龄人一样,爱吃爱玩。平日里,他们常在休息天相约打游戏,组建了一支线上战队。队友生日时,哪怕有训练任务,大家也会悄悄为寿星准备生日蛋糕。
这些“篮球少年”未来的去向颇受关注。目前,球队中的8名高三学生全部通过了心仪大学的高水平运动员测试,被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提前“预定”。今年9月他们将开启全新的大学生活。
这群冠军少年,通过篮球高水平运动员这条特别的路走进了大学校门,这也印证了,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人生道路。在他们眼中,大学是一个更宽阔的舞台,有机会去实现更远大的梦想。淡厚然将去清华大学,他的目标是争取打好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赛事,然后通过中国职业篮球联赛选秀进入职业联赛。“希望和更多的高手在赛场上交手。”
篮球,给这群少年的人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训练和比赛中练就的勇气、拼搏、合作、自信等精神品质,将是他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一所中学 回浦冠军球队这样炼成
走进回浦中学的篮球馆,左右两侧悬挂着两排锦旗,一侧是历年获得的全国前三名,另一侧全是浙江省冠军。这是回浦中学篮球队的功勋章。
这两天,校园里很热闹。不少人也和我们一样,试图来这里寻找答案:这所县城高中凭什么炼成这支冠军篮球队伍?他们的投入有多大?
蒋贤俊是回浦中学篮球绕不开的人。1982年,从原杭州大学体育系毕业的蒋贤俊选择回到母校,他领到的任务是,重建校园男子篮球队。刚接手时,没有教练,没有队伍,训练场地只有一块水泥地,城里稍微有点篮球特长的孩子,家长都愿意往其他重点中学送。
蒋贤俊只能自己跑出去招队员。他几乎跑遍了临海的每个乡镇,市里开运动会,他也去悄悄观察。“孩子多,能挑出的概率大一些。”他回忆。
蒋贤俊看起来挺和善,但训练起来却是出了名的严格。1989年,他带着这群四处“挑”来的孩子,拿下了台州市男子篮球第一名,1991年,拿下了浙江省冠军。
当真正站在全国篮球赛场上时,蒋贤俊才意识到他们和强队之间的差距。于是他想方设法引进北方球员,并且花大力气从辽宁请来了罗伦担任回浦中学男篮主教练。也正是在罗伦的带领下,回浦中学男篮近几年在篮球战术上形成明显的风格,既有南方的灵动,又有北方的硬朗。
罗伦经常戴着一顶黑色的鸭舌帽,黝黑的脸大部分时间都很严肃。夺冠的那天晚上,他和孩子们一起开心地笑起来。作为主教练,平时训练的每一个细节,他都按冠军的技术标准来要求,“我们每天喊的口号就是争夺全国冠军,这是我们训练唯一的目标。”罗伦并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回浦中学的篮球长盛不衰,同样离不开一代代教练的传承和坚守。当年被蒋贤俊在田径场上选中的“门外汉”李康乐,毕业后选择回到学校,担任初中男篮主教练长达16年。如今,李康乐的学生、90后孙新亮和孙庚,又从他手中接过了回浦篮球的接力棒。
走在回浦中学,可以处处感受到浓厚的篮球氛围。天气好的时候,不少同学都会在课间和午休时间打篮球,篮球成了这所学校最热门的选修课程。每次球队外出比赛,校园布告栏里都会贴满同学们制作的加油海报。总决赛当晚,全校同学一起看球赛,总决赛结束时“冠军!冠军!”的呐喊声在校园里响彻夜空。对回浦学生来说,篮球是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随着回浦中学的篮球一步步走向全国,临海市近年来持续加大对回浦篮球的支持力度。比如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运动员训练环境;当地体育、教育等部门统一协调,出台政策,解决了学校基地建设、体育特招生等一系列问题。
更重要的是,早在前些年,回浦中学就意识到建立人才梯队的重要性,在引入外来球员的同时,加大了本地人才的培养力度。“从小学开始选材,初中部每年从定点小学选拔15人,3年后60%的篮球苗子输送到高中部。”校长王卫兴介绍,这不但打通了篮球人才的升学通道,也初步搭建了金字塔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
冠军的光环会慢慢褪去,回浦中学在思考,如何让回浦中学篮球队走得更远。“放眼全国的高中篮球强校,他们的特色都很鲜明,比如清华附中招收特长生时灵活有力的政策,广东实验中学早些年就和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签订共建协议,发展势头迅猛。”蒋贤俊清醒地看到,未来的路并不容易,回浦中学必须尽快找到新的突破点,让小城篮球的骄傲延续下去。
一座城市 追梦前行百折不回
小的是古老的街道,大的是不断追求的梦想。这几天,回浦中学的夺冠让“小城也有大梦想”成了流行语。球队那句“百折不回”的口号,不断被媒体和网友提及,成为一座城、一群年轻人的精神象征。
冠军少年凯旋那天,临海全城相迎。花车巡游,这个城市用“最高礼仪”来欢迎这群十七八岁的孩子。花车上挂着的正是那句:小城追梦,百折不回。夺冠当晚,临海市委、市政府发出贺信,市篮球协会仅用一天时间就准备了花车巡游,这背后展示的是这座城市对一支中学球队的支撑力量。
“北有清华,南有回浦”。原本在少年篮球界就有一定名气的回浦中学,因为这次夺冠让它的家乡临海彻底在全国出了圈。网友们一边搜索着百年回浦的历史,一边不断更迭对临海这座城市的印象。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是台州府城的所在地,这里文脉深厚,传承不绝;这里的经济实力也不容小觑,吉利汽车在这里起步。这座城市本身就是“小城也有大梦想”的现实诠释。
临海篮球不是一夜平地起的热闹。在这个小城,篮球有着独特的文化基础和基因。在临海,你可以和很多人聊篮球,从高铁站工作人员到出租车司机,甚至小卖铺老板,只要提起篮球,许多人眼里都会放出光彩。
临海有10多个篮球俱乐部,当地有两所学校建立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完整篮球体系,全城400多块篮球场地分布在社区、乡村、学校等各个角落。在临海白水洋镇,每年暑假乡村篮球联赛都会火热上演。从2017年至今,每年一届参赛球员都是村民,每逢赛季,在上海、北京做生意的白水洋人都会打飞的回乡参赛,全镇20多支村篮球队PK,场场爆满。
除了全国制霸而闻名的篮球,登山、马拉松、广场舞……临海人利用山水资源把各种体育锻炼融入生活。全市各类体育协会有18个,仅登山协会成员就有1500人。西北的白水洋镇在安基山上建起滑翔伞基地,承办了众多专业赛事;东部的上盘镇将荒地变球场,营造火爆的“村BA”热潮;南边的尤溪镇江南大峡谷新建了越野车、户外素质拓展项目;城区的灵湖、牛头山、灵江等水域常设精彩纷呈的水上运动;小城赛事IP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早已国际知名。
对临海的“挖呀挖呀挖”,让不少网友惊呼:这真是一座宝藏小城。临海人却说,我们虽小,但可以博大,以弱胜强,闯得出去。的确,就连刚硬的代表人物,鲁迅先生都以“硬气”来形容台州人的气质秉性。
在临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王荣杰眼里,临海人实现再大的梦想也不意外,因为他们天生敢做梦。
回浦中学校歌中,有一句“乘槎直向广寒游,摘得北辰还”。王荣杰也是回浦中学的毕业生。他感慨,回浦中学篮球队之所以能持续保持高水平,就是因为他们不囿于自己的客观条件,敢于出击。“临海和大城市的吸引力完全不可比,但我们就是敢去拼,而且跌倒了还要爬起来继续干,绝不躺平。”
回浦中学篮球队,隐藏着临海这座小城敢让梦想开花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