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90后新农人金宏民投身智慧农业——开着“飞机”干农活,种田更轻松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4-19 07:18   

浙江日报讯 正值春耕好时节。在绍兴市越城区民乐原乡,伴随着桨叶急速转动的“嗡嗡”鸣响,只见一架载满药剂的无人植保机腾空而起,来回穿梭,将水雾状药剂均匀地洒落在水稻田上。

“前几天刚种下一批早稻,现在正在进行封草作业,将杂草封杀在萌芽状态。”迎着和煦的春风,90后新农人、绍兴市岸沚稻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宏民站在田埂上,熟练地遥控着无人植保机。为了抢抓农时,金宏民最近天天在田地里忙碌。

用新兴技术

打造现代化粮仓

“现在都是科技种田,你看,全靠它们‘当家’了。”来到公司办公楼,金宏民领着记者参观现代化农业设备,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施肥机、电动喷雾器、农用无人植保机……只见大厅一侧,款式各异的农机设备一字排开。

谈及金宏民回乡投身智慧农业的初衷,还得说起他的父亲。金宏民的记忆里,烙下了父辈起早摸黑的辛劳画面。如今父亲已是满头白发,为农田奔波劳碌的背影越来越沉重,金宏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16年,金宏民从浙江农林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从父亲手中接过近2000亩粮田,决心用新兴技术打造一个现代化粮仓。“我是农民的儿子,对土地是有感情的。虽然干这一行很辛苦,但我坚信未来是光明的。”金宏民继承了父辈勤劳务实的品质,同时勇于开拓创新,努力突破传统种植模式。

要管好这么一大片田地可不是件容易事。“那时候,劳动力青黄不接,雇佣的长期工走了一大半。”正当金宏民一筹莫展之际,无人植保机的兴起点燃了他的热情,他开始尝试这种新玩意儿。

2016年底,金宏民着重学习了无人植保机的使用。相对于传统拉皮管喷洒和小型喷雾机喷洒,使用无人植保机进行植保作业的优势在于施药速度快,受天气因素影响相对较少,且人体与农药接触少,更安全。

2017年,金宏民开始了无人植保机的试应用。他带领公司利用无人植保机开展喷药、除草、灭虫等田间植保作业,并逐步向周边农户推广。5年来,金宏民带领的团队已服务农户160家,植保面积达到15万亩次,教会20余人使用无人植保机,共为农户节约资金40余万元。

开“飞机”干农活,种田越来越轻松。拥有丰富作业经验的“老机手”金宏民灵活地向记者演示,打开无人植保机的“肚子”,将农药储存进去,在遥控器上设定好无人植保机航线和作业程序后,点击发送指令,满载农药的无人植保机便会按照规划路线准确完成药物喷洒。

“一架无人植保机解放了10个劳动力。”看着无人植保机在田间“巡游”,金宏民欣慰地说:“以前村民们头顶烈日,扛着沉重的药桶喷药,大半天才喷洒50亩地。”无人植保机能够负载40斤药液,按照自动规划的航线飞行,并精准定量施药,一天可完成500亩地的作业,大大提高了效率。

精确获取土壤水质信息

研发智能灌溉系统

无人植保机只是新技术之一。去年,金宏民还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道研发了用于水稻灌溉的数字化智能系统。

以往,农民插秧、打药、施肥、收割样样不轻松,还得全家总动员。怎样才能节本增效?金宏民认真研究水稻种植的各个环节,决定应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构建起规模化、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记者跟着金宏民来到监控屏幕前,只见他用手指轻轻一点,水田实景跃然屏上:“通过水泵控制可以设置管道的压力,在监控中可以看出灌溉水量,阀门控制则能做到定时关闭……”

金宏民专注地在大屏前操作软件,耐心地为记者讲解。这套数字化智能系统包括手机小程序、网页、操作台3个控制端,应用于一片200亩的试验田,试验田被划分成13个区块,每块田地15亩左右。通过该系统,只需坐在电脑前输入数值,就可以控制每块田的灌水量和施肥量,将水肥精准滴灌到植株底部。

传统的水稻灌溉模式,需要有人全程在一旁监测水流大小,及时补充肥料,十分耗费人力。“以前大半夜要起来查看水位,有了新设备,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在一旁的工人贺家军高兴地说。

“等到5月底开始播种今年的单季糯米稻,我们最新的数字化灌溉设备就能大范围应用了。”金宏民告诉记者,目前操作系统正在持续优化,接下来将实现全程数字化管理,可以精确获取试验田各区块的土壤、水质与作物长势等信息,并对各个区域作出实时防治预警。

数字化水稻灌溉系统试验以来,不少水稻种植户前来观摩和学习。“小伙子很专业,无论有什么新的技术、新的设备,他都会尽心尽力地给大家解答。”在这里学习的农户尉祝富忍不住夸赞。

帮助年轻人投身农业

我感觉干劲满满

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返回农村、投身农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为广阔田野注入了新活力。

“我刚回来时,金宏民专门赶过来教我使用无人植保机。学会后,我也开始为周边农户服务。”黄秋霞告诉记者。2020年秋天,她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帮助父亲打理农田。几百亩农田让黄秋霞忙活得有些吃力,听闻金宏民利用无人植保机种地,便连忙请他过来传授经验。

如何测绘田块?怎样规划航线?金宏民手把手地教授飞行技巧。由于黄秋霞家的田地理位置特殊,分布比较分散,测绘颇为麻烦,金宏民来来回回用了3天时间。

金宏民告诉记者,长久以来,祖祖辈辈埋头种地,他们中很多人对新鲜事不太关心,比如评职称、农业培训、相关政策信息等。“农民还要什么职称?”周围总是有长辈不解的声音。但金宏民总是主动向他们,以及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介绍相关信息,让年轻人对农业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现在,农技人员和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定期培训提升技能,参与绍兴市、越城区的职称评定及人才选拔,还可以获得相应的人才扶持奖励和补贴,这在以前是根本想不到的。”作为越城区农创客发展联合会成员的金宏民骄傲地说:“我们还和高校开展合作,高校会定期输送电商专业人才到越城区农创客发展联合会,让成员们相互交流学习,助推农业发展。”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扎根农村,助力乡村振兴,让金宏民深感振奋。“看到有很多年轻人一起搞农业,我感觉干劲满满!”金宏民眉宇间有藏不住的喜悦。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王佳 共享联盟越城站 柴一君  编辑:见习编辑 李佳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