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来,这个地方一直很隐秘,真相从未被人发现过……
历史典籍和地方旧志,均找不到零星记载,它神秘的影子,只有民间一个传说“九龙透天”。
北宋年间,这里有一户陈姓人家,陈氏子女九人,传承父辈青瓷窑业,其青瓷产品炉火纯青,为当时业中翘楚。
青瓷窑在旺火封闷之时,天空九股烟柱随风旋转,恰似九条青龙长空曼舞,气势恢宏、久久不散、景象十分壮观……
11月9日上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新闻发布会。
会上发布了浙江考古在中华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贡献和辉煌成就。
其中,浙江台州黄岩沙埠窑遗址,揭示了南北瓷业文化交流状况,填补了青瓷发展史的缺环。
近日,橙柿互动再次从浙江省考古部门获悉,黄岩沙埠窑址又有考古新发现:在已发掘的1号窑炉西侧,一个新的窑炉遗迹逐渐显露:宛转如一条长龙。
根据发掘时间先后,被命名为2号窑炉。
它的发现,将改写浙江的陶瓷史。
神秘山麓发现一条“龙”的影子
三面群山环绕,山麓低矮而平缓。
沙埠窑青瓷窑址群,分布在沙埠凤凰山与竹家岭等为中心的丘陵山麓中。
这里的历史遗存,规模比较惊人。
两公里长的半月形地带,古代窑址林立。
数百年前,这里人间烟火鼎盛,烧造的生活用瓷、艺术瓷,不但畅销全国,而且漂洋过海外销海外。
从遗存中,可以管窥当年的鼎盛场景:窑场总面积约八万平方米之多,文化堆积层十分丰富。
不同时期的烧造遗弃物堆积层,最厚处达6米。
在近期的考古工作中,考古人员意外地发现:这条窑炉的西侧,有疑似窑炉窑壁的迹象,紧挨着已发现的1号窑炉。
经过悉心发掘,一条50多米长的窑炉的遗迹,慢慢显现出来:一条龙的影子。
延山坡而建,细细长长。
考古人员命名它为2号窑炉。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岩沙埠窑考古工作站站长谢西营告诉橙柿互动:
“在北宋中晚期,沙埠窑是制瓷技术的集大成者。两侧堆满了陶瓷碎片,既有烧瓷用的窑具,也有破损的瓷器。根据考古地层学来判断,年代越早、埋地越深。因此,2号窑炉的建造、使用时间,要早于1号窑炉。
另一个新发现是,在浙江发现的两宋时期窑炉(包括1号窑炉在内),都是单边开窑门的结构,而2号窑炉能两边开窑门。
此前,在浙江发现能两边开窑门的窑炉,年代都晚至元明时期。这一证据表明,宋朝时已经出现两边开窑门的窑炉。厚厚的遗存堆积,由此可以窥探当年沙埠窑的繁荣……”
出土遗物20多吨上万件
或将改写浙江陶瓷史
古代的瓷器到底有多神奇?
五代十国时的后周有个皇帝,看着雨过天晴的天空总发呆,吟诗来形容,“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于是,万千工匠穷尽心力,终于烧制出和天空一模一样的天青色,这是柴窑。
和柴窑一样,沙埠青瓷发现的“宝贝”,同样很瑰丽。
橙柿互动了解到,沙埠青瓷窑址,位于沙埠、高桥、院桥三镇之间的三角地带。
在约四平方公里范围的山地和平原,分布着竹家岭、凤凰山、下山头、窑坦、金家、下余、瓦瓷窑遗址。
经年的考古研究发现,沙埠青瓷窑址存续的时代,上起晚唐下至北宋。
从采集的标本来看,器形以盘、盆、碗为主,杯、粉盒、水盘、碟、壶、瓶、罐、鼎次之。
花纹图案秀丽鲜明,划纹为主,也有印纹。
纹饰有羽毛、花卉,如凤凰、鹦鹉、牡丹、菊花、芙蓉等二十多种。
此外,还有云纹、太阳纹等。
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器物,在当世已有发现,比如灵石寺塔出土的青瓷熏炉,现藏于黄岩博物馆。
北宋前期,越窑制瓷技艺日臻成熟。
这件青瓷熏炉镂空、刻划、浮雕等手法并施,是当时越窑秘色瓷的代表作。
经年的发掘,截至目前,黄岩沙埠窑址群总计发掘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发掘考古出土遗物20多吨,含上万件青瓷标本,其中可修复文物约8000余件。
谢西营说,“我们认为,沙埠窑是北宋中晚期集大成,集中了南北的技术交流,又充当了越窑跟龙泉窑产业转换的这种方式。所以理所当然改写了浙江的陶瓷史,有可能,以后随着我们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改写中国的陶瓷史。”
数代人长达半个世纪去找它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
考古发现证明,浙江一直是中国古代青瓷制造业中心。
夏商之际至两周,东苕溪流域出现了以德清为中心的原始瓷窑址群,证明浙江是中国瓷器的重要起源地,被誉为“瓷之源”。
东汉中晚期,浙江上虞小仙坛、大园坪窑址烧造出了成熟青瓷器。
唐五代时期的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南宋时期的乌龟山和老虎洞官窑、遍布瓯江流域的元代龙泉窑窑址、明代早期的大窑龙泉窑址……证明古代浙江已建立起历时最悠久、脉络最清晰的青瓷生产体系。
目前正在发掘的黄岩沙埠窑遗址,揭示了南北瓷业文化交流状况。
特别是从越窑到龙泉窑的空间转换、产业转移、技术传播等情况,填补了青瓷发展史的缺环。
橙柿互动了解到,黄岩沙埠窑址群的发现,是长达半个世纪、数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
1956年,当地放羊人发现了这里的神奇。考古发现窑址8处,根据器物特征将其归属于越窑系统,时代暂定为五代或宋代。
1958年,牟永抗先生于麻车村磁山上又发现一处窑址。
1963年,被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任世龙先生带队,对沙埠窑址群进行了专题调查。
201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黄岩区博物馆,联合对沙埠窑址群进行了主动性考古调查工作。
2019年,沙埠青瓷窑址获批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沙埠设立了考古工作站,开展主动性发掘,分别在竹家岭窑址和凤凰山窑址区域内,均揭露出规模庞大的窑炉。
2021年5月,一个“龙窑”逐渐显露,根据发掘时间先后,被命名为2号窑炉。
黄岩籍作家朱幼棣先生,在《沙埠古窑与海上丝绸之路》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纵观沙埠古代陶瓷业的兴衰,可以发现,黄岩的经济发展,与对外交流对外开放是密切相关的。
“大海波流,滚滚滔滔。我们的祖先,既有脚踏实地地坚守与耕耘,也有烧窑制瓷的智慧与文明,更有漂泊天涯的勇敢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