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探索率先基本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9-19 08:21   

以“扩中”“提低”改革为牵引,搭建一整套重大改革体系框架

 9月18日,浙江省召开“建设示范区 迈向新征程”新闻发布会。记者从现场获悉,浙江将着力通过“扩中”“提低”改革,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对我省而言,关键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到2025年,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元到50万元的群体比例达到80%、20万元到60万元的群体比例力争达到45%。”省发改委主任、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孟刚表示,浙江正坚持系统观念,从全面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创新完善分配调节机制、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加强困难群体帮扶、全力减轻不合理负担等五方面,探索实现路径。

“扩中”“提低”要聚焦重点群体。浙江面向包括产业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个体工商户与小微创业者等“扩中”群体和低收入农户、进城务工人员、困难群体等“提低”群体分类施策。比如产业工人方面,提出了建立产业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产业工人培育机制等举措;新业态从业人员方面,提出规范用工管理、打通社会保障堵点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构建‘共性+专项’的公共政策工具箱,针对共性问题创新完善普惠性政策,针对重点群体制定专题性增收激励方案。构建‘全面覆盖+精准画像’的群体结构数据库,把‘扩中’‘提低’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加快编制行动方案。”孟刚介绍,以“扩中”“提低”改革为牵引,浙江已搭建起一整套重大改革体系框架。

自5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印发以来,浙江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数字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我们以超常规力度推进新时代山海协作,优化调整山海协作关系,让全省50个经济强县结对帮扶山区26县。”省发改委副主任吴红梅介绍。

当前,浙江正为山区26县量身打造“一县一策”,并出台17个专项政策;推动山区26县对接省级大湾区(新区)、能级较高的开发区(园区)布局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山海协作“产业飞地”。截至目前,已有11个“产业飞地”签订共建协议,并签订11个产业合作项目协议。上半年全省新开工山海协作产业项目197个,完成投资210亿元。

在数字社会建设方面,浙江以“城市大脑+未来社区+未来乡村”为核心场景,推动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比如,在富阳率先试点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应用,有效破解患者在区域内医院重复检查检验问题,让看病省钱又省时。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王世琪  编辑:钟一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