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的审美思考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8-16 14:42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浙江的光荣使命,是浙江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是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的重要着力点。如何建设高质量发展下的“美丽乡村”,是需要各方认真思考的问题。当前,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农民生活日益富足,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时需要提高审美力,以对美感的理解宏观把握美丽乡村建设。

审美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灵魂

近年来,浙江乡村面貌日新月异。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和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此后,浙江持续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村庄整治和农村新社区建设,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在省委、省政府的持续推动下,浙江乡村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主体建筑房屋大多是二至三层的楼房,这些房屋基本大同小异,火柴盒结构,往往某家自建了楼房,别家模仿建造。漫步在如今的浙江农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眺望远处苍翠的山峦,凝视一幢幢相似的小楼房,村庄整齐划一,道路干净,然而从审美的角度审视主体建筑、道路、公共设施,它们往往缺乏美感。这导致美丽乡村建设一定程度上仅仅停留在干净整洁的基本层面,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符号不够凸显,村落缺乏魅力和特色,鲜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之美,这是浙江农村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除却农村主体建筑的审美要素,房前屋后的绿植、村道、公共设施建筑等也应在实用的基础上兼顾美观,聚焦精致化,走向极致化。当前农村室外的修葺普遍重实用而轻美观,相对来说粗糙,缺乏兼顾“美”的要素,经不起细品,缺少人文意蕴。

一个可资借鉴的实例是日本的美山町。这是日本一个非常美丽的乡村,被赞誉为“日本人心灵的故乡”。美山町村前是稻田,村后是山峦,交通并不便利,主体建筑是高低错落的茅草屋——建于江户时代中末期的茅草屋。这是整个村子最有特色的地方。茅草屋前后的园林绿植布置精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小巧精致,又简朴宁静,完美地体现出日本审美文化中枯寂、玄妙的审美意蕴。为解决茅草屋的防火问题,他们设计出一种与周围建筑融为一体的迷你小木屋,内装灭火器,在村子里安装了62个,每年演习两次,当一道道白色的水柱优雅地左右摆动在青山绿水间,蔚为壮观,空中映着梦幻的斑斓彩虹,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观赏。这种特制的灭火器兼顾实用与美观,在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有这别致的“茅葺建筑”,这个村子每年冬天举办雪景、灯光秀、烟花大会等文化活动,形成可观的旅游发展效益,但并没有过分的商业化气息。美山町之所以值得重视,除了它对已有特色的保持、发掘,更重要的是它即使已成旅游景点,仍不过度开发,商业气息并不浓重,清简宜人,保持原始面貌。美山町是日本农村的一个缩影,它突出区域特色和农村特点,保留原有的自然环境,将农村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集自然、精致、舒适、审美于一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建设美丽乡村要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美感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对区域性特色景观和文化符号的理解仍然存在不足。在建设中,村与村之间彼此复制,如某地搞游步道、玻璃栈桥,其他地方也纷纷效仿,成为一时流行,导致出现多村一律的现象。

这一现象,与有些地方建设仍旧在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关,管理部门不理解美丽乡村的真正内涵,以“废旧立新”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旨,把原有旧村全部拆除,重新建立“新”的村庄,造成传统文化丢失,自然环境和历史建筑遭到严重破坏。

保持村落的主体建筑特色,形成区域特色美,应是当下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方向。乡村建设要富有时代气息,彰显适应时代的生机和生命力,保护和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突出区域特色和乡村特点,保持村落的历史延续性。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体现各地区地域美和个性美,突出特色,保护真原。“废旧立新”要不得,对古老历史建筑的保护要参考“修旧如旧”的理念,与自然融合,与经意之美融合。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的发展应保持农村的本色。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逆城市化”发展。从文化审美的角度看,乡村可以发展成更好的乡村,而不是发展为城市的“后花园”,更不必要发展成小城市模式或完备城市的功能。现代建筑大师赖特说:土生土长的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浙江的大多数乡村建筑在历史发展中缺乏区域性符号、标记和色彩,不像徽派建筑白墙黑瓦,符号性显著,因此寻找村落主体建筑整体的特色美,是亟待解决的课题。要警惕在乡村振兴中搞简单的“拿来主义”,照搬照抄,东施效颦,导致审美疲劳。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布局上应注重利用自然条件,结合地势,与自然和谐相宜。没必要出现成排成行的别墅建筑,也不是非得要有宽广的马路,普通民居和乡村小道自有它的优美。尊重农民分散或集聚的居住习惯,在建设的功能划分上明确清晰,环境干净优美,农民生活闲适富裕,形成自然、诗意的栖居地。如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中国最美乡村”的浙江丽水松阳杨家堂村,18幢红色夯土泥建筑依山而建,呈阶梯状分布,原汁原味的泥墙黑瓦,基本保留旧时的原貌,村子中点缀着数棵500余年的古樟树,朴素的村庄与自然相宜,仿佛世外桃源。

提高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审美水平

提高农民审美水平。着力培养农民的审美文化意识,加强审美文化修养。农民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体,当前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升主体的审美水平。过去,我国农村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普遍意义上农民的审美能力不高,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他们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提高收入水平。因此,提升农民的审美能力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首先,提升农民审美水平的重点首先在对农村孩子的教育上。要重视孩子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学或中高等职业技能教育中的美育教育,适当增加美育课程,确保农村孩子都有中高等以上的受教育程度,相信在几十年或百年后农村的审美水平将大幅度提高。

其次,通过艺术乡建美化乡村环境、组织乡村开展民俗表演和比赛等传统群体性审美活动,提高农民审美修养,提高农民综合文明素养。践行将艺术引入日常生活,即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提倡日常生活审美化,潜移默化中使农民得到了关于艺术的教育。农民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建设和谐、美丽新农村的必要途径。

政府参与与引导。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镇政府和基层干部始终站在前线,他们秉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是美丽乡村的执行者,是新农村美育的先行者,农民审美水平提高的引领者。他们有了良好的乡村审美意识,才能组织协调各方关系,包括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切忌由于乡镇政府和基层干部自身审美缺失瞎指路,如某村蜿蜒的石板路在地方干部的指挥下硬化成生硬无趣的水泥路;某地方干部让参与艺术乡建的艺术家为村里制作“大金元宝”雕塑,折射出缺乏文化的土味,浙江农村各地依然林立着不少粗陋低级的雕塑,都与地方干部的“拍板”息息相关。在近几年井喷式增长的艺术乡建的案例中,乡镇政府和基层干部需要练就火眼金睛,辨别承担乡建工程中哪些是只为攫取个人利益并无真才实学的伪艺术家,哪些是在倾力打造符合农民需求和情感诉求的精神家园的真艺术家,乡村的美化并非墙上画点画或模仿欧洲小镇外墙刷得五彩斑斓那么简单,速效的“乡村美容”毁掉了许多传统村落的质朴面貌和历史价值,决策者需要慎之又慎。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王晓黎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