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意外,却又在意料之中,汪顺,站上了奥运会最高领奖台!
东京奥运会游泳男子200米混合泳决赛,半决赛成绩排名第一的宁波帅哥汪顺在第四泳道出发,最终以1分55秒00的成绩获得金牌,同时刷新了亚洲纪录。
汪顺,这个来自宁波奉化的帅小伙,27岁的年纪,扛起了中国男子游泳的大旗,这枚金牌,也是中国游泳队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首个男子冠军。
妈妈说:如果没有练游泳,他也许会成为一位艺术家
5年前在里约,同一个项目,汪顺拼得一枚宝贵的铜牌。作为中国“混合泳第一人”,顺子肩上扛着的压力可想而知,这些年,无论遇到低谷、困境,要强的汪顺从未退却。
父母对汪顺的希望,也就是一生过得顺顺利利,平安顺遂,妈妈到现在还会说:“如果没有练游泳,汪顺也许会成为一位艺术家。”那时候,妈妈常会带他去学国画,一幅小鸡图,略显绘画天赋。
2000年,读小学一年级的汪顺,被启蒙教练汤能能和罗瑞芬看中,开始练习游泳。
开始时,汪顺很顽皮,训练不努力,成绩自然一般,一度还被列为不受欢迎运动员。不过汤能能还是很看好他,把他送到了省队。
但是,在省队的第一关,顺子还是“不顺”。省队教练发现汪顺臀部的骨骼不符合游泳运动员的挑选标准,要把汪顺退回来。汤能能一听急了,在他看来,汪顺的身体素质很全面,人又机灵,不练游泳太可惜了。于是他多方联系,希望能给汪顺一次机会,先练练看。
就这样,汪顺在2002年进了省体校,不过由于他依旧贪玩,训练状况时好时坏。4年过去了,跟汪顺一起进入省体校的其他队员都进入了省一线队,只留下了他。
朱志根说:这个孩子,我收下了,我再申请一个编制
直到2007年在萧山举行的游泳赛上,汤能能把汪顺引荐给了省队教练朱志根。朱志根把汪顺带到游泳池,让他在里面来了两个25米冲刺。“这个孩子,我收下了。”朱志根毫无表情地说了一句,“我组里已经满员,我再申请一个编制。”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汪顺和汤能能抱头痛哭。从此,汪顺和朱志根开始了多年的缘分。
或许这个插曲让汪顺明白了机会的弥足珍贵,或许是组里高手让他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在朱志根严厉而又细致的训练体系中,汪顺收起了自己顽劣的天性,很快成绩开始提升:2009年开始,他进入到中国游泳队二线队,得以前往云南海埂集训,此后又到澳大利亚进行了长时间集训。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16岁的他在两位日本高手的包夹中游出1分59秒72的个人最好成绩,为中国队获得一枚宝贵的200米个人混合泳银牌。一年后的2011年上海世锦赛,汪顺又作为中国男子200米自由泳接力队的头棒,帮助中国队拿到该项目的铜牌。
在伦敦,汪顺未能进入200米混合泳前三,之后一度心灰意冷,朱志根给出的心灵鸡汤是从心理层面进行治疗,“一切慢慢来,他(汪顺)的蛙泳比较弱,但一年下来,也有了不小的提升。”
过了4年的里约,他做到了,最后50米自由泳从第七追到第三,夺得铜牌,那是历届奥运会以来,中国男子混合泳选手获得的首枚奖牌。
这5年,顺子练得很拼很拼,用他的话说是“游到内脏都在燃烧”,他曾说:“这可能是我人生中最后一届奥运会了,我会尽全力去搏一把。”
现在,汪顺可以骄傲地再喊一句: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2024,我们巴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