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动画 实验出新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5-06 11:01   

浙江日报报道 90后宁波姑娘刘毅是个文艺女青年:1990年出生,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如今正从事实验水墨动画创作——简单地说,就是将装置艺术、新媒体等融入植根于传统的水墨动画,在创作媒介和创作主题上都具有实验性。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曾被纳入刘毅的创作题材。刘毅用一组4个绘画装置分别代表“春”“江”“花”“月”,画面上黑白影像交替、变化生生不息,因为这些绘画装置安装了温感控制程序系统,能让画布产生墨色晕染反应。黑白影像转换,如同昼夜更替,表现出她对宇宙万物及对生命的思考。该作品曾在2020年杭州文博会上展出。

新作《无需经营的清晨与黄昏》则由来自中国、塞浦路斯、荷兰、捷克和美国5个国家的专业人士共同创作。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机器学习专家张睿与刘毅一起完成人工智能图像的生成等。刘毅给这个人工智能系统起名为“憨憨”,它能够智能识别刘毅画作中的笔法,对作品做一些局部补帧,让画面看起来更流畅。“我打算把‘憨憨’培养成我的‘大弟子’。”刘毅幽默地说。

2017年,刘毅受邀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展示其作品《度口》。她用钢笔墨水染出彩色光晕,利用这种水墨效果做成动画。在展览现场,刘毅将这种光晕效果呈现在墙面等空间,并请观众穿着彩色的鞋套,制造出彩虹般的折射光,通过动画、脚感、沉浸式体验,让观众仿佛进入一个奇异的空间。

从2013年创作第一部水墨动画作品起,刘毅一直以逐帧手绘的方式进行创作。5分钟的动画往往需要画近8000张手稿。

刘毅在绘制《天演论》时,使用较厚实的素描纸,结果为制作一个动画作品画了近8000张手稿,家里阁楼塞得满满当当。

刘毅每天有十多个小时投入绘画。她创作一个完整的影像作品,周期常常需要以年为单位计算。目前她正在创作的《无需经营的清晨与黄昏》,已进入创作的第3年,该作品预期将完成2.5万张画稿。

近年来,刘毅的创作渐渐引起人们关注。2017年,其作品《一只乌鸦叫了一整天》在荷兰国际动画节展映;《混沌记》等作品被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等收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陆斯超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