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公益组织为阅读“掌灯”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4-22 10:41   

浙江日报报道 谁在阅读?这个问句也是今年“世界读书日”宁波重磅推出的一项主题展。

在宁波图书馆展出8个宁波民间读书达人的故事和书单里,有天天跑6小时为20多个投递点送书的“快递员”;有双目失明却仍每天用耳朵“读”3万字的阅读狂人;也有75岁还在用双脚“阅读”的天文爱好者……这看似极简的主题展,倾注的是宁波构建全民阅读生态的深层次思考:谁在阅读?!

谁在阅读?追问的是阅读群体的广度和深度。全民阅读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单独依靠自上而下推动很难实现全民全域覆盖。在宁波,衡量阅读人数的指标“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1.2%,高于全省平均值,且连续3年增长,这数字背后极其重要的推动力便来自民间阅读组织。

据不完全统计,宁波目前有一定规模的公益阅读组织近200个,加上各类自发成立的松散型阅读组织,这座城市活跃着近千个阅读组织。而宁波实体书店全年举办的各类阅读活动多达3800多场次,这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这股民间力量的澎湃动能。

帮阅读者

找到自己的姿势

4月21日傍晚,74岁的海曙区芦港村村民赵莉芬放下手中的《基度山伯爵》,点开刚接收到的微信群提醒:“芦港读书会,4·21约见你!”她快速回复:“约!”

几乎同时,十几条一模一样的回执“叮咚叮咚”瞬间刷了屏,这是成立近5年的“芦港遇见你”读书会成员养成的默契:“5年来,上百场读书活动,我们都会在群里吼一声!”而赵莉芬每个活动必到,绝对是一个“铁粉”。

赵莉芬是芦港村小学的退休教师,一直喜欢读书,以前她经常坐公交车到宁波图书馆去阅读,直到2014年,村文化礼堂建起300多平方米的村民图书馆,跟她一样爱好读书的七八位村民慢慢聚集到一起,成立“芦港遇见你”读书会,她们开始用乡土味儿进行着“阅读”这件事。读书会上,赵莉芬读的是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她用一口地道的宁波方言朗读歌词:“阿拉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边读,边分享自己查阅的歌典创作背景,书友们听得津津有味。

“当以乡村自己的方式打开阅读大门,我发现很多村民都有很强的阅读意愿,并试图养成读书习惯。”赵莉芬没想到,也就几个月时间,“高冷”的读书会便在这个小村庄里爆红了,读书会人数很快就冲破了200人。

在宁波,从官方到民间,正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个人、群体与机构聚合起来:有80后、90后“文青”读书会,他们共同探究“纳兰心事”,追溯汉服文化的历史渊源;也有书法爱好者的“瓦当之约”,他们一起畅读古今书法典集;还有收藏爱好者的“收藏读书会”,共读古董背后的人文与历史……

“可以说,无论你是哪种年龄、身份,有哪些需求,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你的阅读机会和阅读服务,这是宁波全力打造‘阅读之城’的底气所在!”宁波市委宣传部出版和版权处处长谢安良说。目前,宁波市大大小小的阅读组织覆盖老、中、青、幼各个年龄段,可以说,在宁波,阅读无处不在,阅读服务也无处不在。

宁波全力扶持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阅读组织发展,这是宁波构建全民阅读生态的发力点。《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中,明确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设立各类公益阅读服务组织。“书香宁波2020”建设计划提出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读书组织,还特别对每个区县(市)民间读书组织数量进行了量化,要求至少发展20家以上。海曙区每年设立100万元基金专用于社会化征集公益性文化项目。

“当阅读活动遍布全城,人们终能找到阅读带来的精神共鸣!”在谢安良看来,近千个民间阅读组织已成为城市阅读的“导航者”和“分享者”,阅读活动由过去单纯的政府主导过渡到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最终推动阅读从公共文化服务升级为城市文化治理。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陈醉 江南游报记者 陈冲 通讯员 陈莹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