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如何破题 浙江在行动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1-27 08:59   

都市快报讯 打开微信聊天界面,想跟年轻人一样赶潮流发发表情包却不知道怎么弄;如今走到哪儿都要亮出来的健康码,不会用支付宝,只能截图藏在相册里;还有叫不到的网约车和挂不到的号……

智慧互联网裹挟着时代浪潮汹涌而来,青年人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迅捷与便利,而对于那些对互联网不怎么熟悉的老年人来说,一切并不那么友好。

数字鸿沟,这四个字,是老年人不愿说的秘密。

“有时鼓起勇气自己线上叫车,打车软件的起点和终点就是点不对,只能找路过的小年轻帮忙。终于坐上车到家了,也不知道怎么付钱,还被司机电话催了好几次,感觉自己在赖账。问问子女总说我帮你弄,但我们年纪大了,看一两遍也学不会,下次碰到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62岁的张阿姨形容这种感觉“有点苦闷”,还有“自己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感叹。

破冰

周末上补习班的82岁老人说 现在去菜场再也不用带钱包了

最近,82岁的宁波老人王德立都在忙着上“补习班”。

每周末下午1点半,王德立都会乘坐两站公交车,来到家周边的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点。

“我已经上过初级班和高级班,总结经验不能光靠学,还是要自己多用用,不然很容易又忘记。像初级班教的都是日常要用到的,怎么加微信,怎么视频聊天,怎么用手机挂号看病。到了高级班,你就知道怎么把银行卡和支付宝绑定付钱了!”

和王德立一起学习的还有十多位老人。“一上课,第一件事就是教大家连上Wi-Fi,建一个微信群。桌上还有十多页的讲稿,上面每页都有文字和配图,教你怎么一步步来操作。老师会用视频主要讲一遍,还有两个助教现场手把手教我们。有些接受能力强的老年人,看一遍就能学会了,大家互相鼓励,出门就找水果店、小卖部去买买东西。我买了四五样,到了付钱的时候,大家拿着付款码抢着付钱,特别有意思。”

“现在手机功能太多了,我们老年人还处于像幼儿园一样的初级摸索阶段。但只要有点文化、能看懂、有提示,就不用怕,慢慢总能学会的。”现在王德立已经不用女儿帮他挂号,提前手机预约、自己看化验单,都能“一部手机打天下”,就连去菜场也不带钱包了,结账只要“扫一下”就行了。

破局

科协率先给老年人办起了培训班

王德立,是从中老年人智能手机操作技能普及工程中受益的一位。四年前,宁波就开始尝试做这件事,2017年,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牵头做,2019年开始,市委老干部局、市教育局等单位加入共同推进。

这项全国首创的工程从0到1,从1到N,到现在,已经让近25万中老年人掌握了微信交流、手机拍照、医院挂号等功能的基本操作,助力他们跨入现代信息世界的新天地。

社区学院、老年大学……还有民生银行的乐老学院、移动、联通网点等作为教学点的有效补充。民生银行宁波分行个金部副总钟晓健介绍说,民生乐老学院去年办了380个班,培训学员超4万人次。从初级班到高级班就有6堂标准课,教老年人怎么P图、怎么发微信、怎么拍照、怎么挂号、怎么使用电子社保卡等最刚性的需求。

有一组数据大概概括出成绩:经过四年的培训,宁波老年人开通数字银行的比例提升了5%,5G手机也新增8万多老年用户,他们和年轻人一样,享受在网上冲浪的快乐。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凌姝文 季韬 韩晓娟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