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新闻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经济 | 社会 | 文娱 | 时评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新闻中心 > 浙江新闻
 
 
六大领域一体化齐头并进 宁波 当好践行国家区域融合发展的模范生
2020-05-31 10:22:34杭州网

长三角从来都是一片充满想象力的土地。

这片区域占全国1/26面积的土地、约1/6的人口,创造出了近乎全国1/4的经济总量,构成了中国最庞大的城市群,也形成了经济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中重要的“一着棋”加快了落子布局的速度。

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一国家战略迎来更加清晰的行动指南。

如今,长三角一体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

风起长三角,逐浪创新潮。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和省“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翼,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参与者、积极推动者、直接受益者,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是宁波的政治责任,也是未来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机遇。

去年以来,宁波坚持先谋先干、先融先行,发挥自身优势,按下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快进键”:

宁波市委、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6个专题组,抽调精干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率先在全省编制印发了行动计划,梳理了120项具体工作,以清单式、项目式抓好落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8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千亿元;前湾新区、甬江科创大走廊、南湾新区“联袂”亮相宁波(上海)招商引资推介会;甬舟一体化先行区进入实质推动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宁波方案”出炉……

宁波用一系列行动交出了一张高分答卷。

区域产业科创协同发展初显成效

研发测试在上海,生产基地在宁波,应用场景则遍及全球……一年多来,宁波理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长三角扩大了自己的产业链和生态圈布局。

“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不仅为我们留住了国内稀缺的智能算法人才,还吸引不少长三角地区的科技项目入驻孵化,转移到宁波产业化。”该公司负责人徐婧介绍,借助这种被称作“科技飞地”的“借智”模式,企业已掌握一系列人工智能诊断核心算法,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并完成智能体温贴片、数字心肺音采集、可穿戴式血氧指环等产品的研发。

科技创新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各节点城市间的科创产业协同更加紧密。

2019年,宁波用GDP11985亿元的成绩单,跻身全国计划单列市第二。站在新起点上,宁波正在加快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绿色石化被列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名单,产业提质扩量与关键核心技术零部件攻关齐头并进。

为了进一步增强制造大市的竞争力,推动区域产业科创协同发展,《沪甬两地产业合作目录》应运而生,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慈溪分区、余姚漕河泾产业园落地,复旦科技园浙江(创新)中心等在内的24个沪甬合作项目成功签约。宁波将把市场有效与政府有为结合起来,引导企业主动参与长三角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分工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产业配套、市场开发,使长三角制造业拥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像理得医疗一样,越来越多的宁波科技型企业将“最强大脑”落地上海、杭州等创新资源集聚地,在人才抢夺战中占得先机。目前,宁波企业已在上海、杭州、南京等长三角城市建立多家高水平科创中心,打通人才项目在大城市孵化与本土产业化联动发展的通道,覆盖人工智能、高端医疗、先进制造、新材料等宁波重点发展领域,实现区域创新资源与产业结构的优势互补。

既要走出去,更要引进来。

随着宁波与长三角各城市科技交流更加密切,一系列高水平创新平台落地宁波。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慈溪服务驿站成立,推进慈溪规上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诊断全覆盖。而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与慈溪共建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也已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全面承接和集聚上海创新资源的科研高地,将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吸引高端人才、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心已累计引进创新创业团队9个,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63名。与此同时,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复旦科技园(浙江)创新中心等10余个高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也已落地宁波。

区域重大创新载体加速发展。去年5月,甬江科创大走廊指挥部正式挂牌,宁波这片制造业高地吹响了科技创新的集结号。从宁波文创港开工建设,到浙江创新中心、宁波创维双智双创产业园、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启动,再到面积136平方公里空间规划公示……一年间,甬江科创大走廊剑指长三角重要科创策源地,创新资源不断集聚,强院大所渐次开花,科创成果加速产出。

目前甬江科创大走廊已构建起“一廊双核多节点”的空间发展格局,集聚17家高能级科研院所,吸引2000余家企业落户发展。

就在4月24日,诺丁汉大学卓越灯塔计划(宁波)创新研究院正式落子大走廊。“希望‘卓越灯塔’成为一个支点,让宁波撬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校长崔平在介绍研究院建设方案时动情地表示。

核心技术协同攻关,点亮创新创业创造与科技成果转化之路。在宁波杭州湾新区成立的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联盟,深入实施“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联合攻关重大项目48项,转移技术成果966项。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谋划推进有力

“不久后,从前湾坐高铁出发,半小时就可以抵达上海,和朋友一起喝咖啡了。”去年8月,在宁波(上海)招商引资推介会上,前湾新区指挥部负责人发出了“豪言”。

经济一体化,交通一体化是关键。半小时横跨杭州湾,正是宁波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雄心壮志”。

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构筑了一条海上高速公路大通道,一下子拉近了宁波与上海的距离,但仍需要2小时左右的车程。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宁波交通在融入长三角方面动作不断—着力构建多样化、高效率的综合立体运输大通道,有机衔接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打造宁波至长三角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至长三角核心城市以及宁波都市圈“1小时交通圈”。

为了提升宁波都市圈核心城市首位度和联通性,宁波正积极向外谋划推进通苏嘉甬、甬台温福、沪甬通道等重大线性工程以及区域性机场枢纽、航运枢纽,实现与上海的直连互通、与杭州的城际通行、与舟山的同城一体、与台州的甬台相向。对内新建谋划余慈中心连接线、象山港二通道、甬金高速复线等一批重大项目,着力打破区域交通瓶颈、助力重点区块发展。

目前,沪嘉甬铁路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甬台温福、甬舟铁路等正积极开展前期工作,沪甬通道已由浙沪甬三方委托交通运输部规划院等机构开展前期课题研究;宁绍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6.2亿元、二期完成工可预审查;栎社机场三期建成投运、四期已开展前期谋划。

就在4月17日,我省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动员大会上宣布,将打造10个千亿级“超级交通工程”,总投资超1.2万亿元,其中涉及宁波的就占了6个,包括宁波西综合枢纽、沪甬跨海大通道、沪舟甬跨海大通道、环杭州湾智慧高速公路、千吨级内河航道、沿海高铁工程。

宁波地铁“朋友圈”也在不断升级。目前,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合肥、南京、苏州7城实现一“码”跨城坐地铁。宁波市民用宁波地铁APP可实现“一码”跨城畅行上海、杭州、温州、合肥4城地铁。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2019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首破11亿吨,连续11年位居全球港口第一。

除了联姻上海港,宁波舟山港还进一步拓展与江苏、安徽等地港航领域合作内容,积极开辟新线路,增加内陆港,扩大辐射面,目前开通的长三角海铁联运班列达12条,辐射了长三角21个城市,将推动各方实现优势互补,增强港口群联动协作成效。

公共服务领域专题合作实现突破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还在于生活的“同城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

一年多来,宁波已经陆续和上海、绍兴、舟山达成战略合作,加强城市间优质教育的深层次合作和联动,撑起长三角南翼的“一片天”。

在长三角一体化大框架下,宁波市教育局与上海市教委签订了《加强沪甬两地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共同构建世界一流的教育高地为目标,加强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科技、师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交流,重点围绕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民办与终身教育等领域推进项目合作。

目前,宁波诺丁汉大学等5所院校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6家高校开展实质性合作。宁波职业教育领域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样本,上海世外、福山正达、华东师范等在甬设立合作办学项目。

医疗卫生一体化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能够直接提升长三角地区老百姓的幸福感。当下,宁波已累计开通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结算定点机构114家,数量居全省第一,实现区县(市)全覆盖,仅2019年宁波与长三角地区门诊直接结算58348人次,结算医疗费用1542.7万元,让老百姓少跑腿、少垫支。20余家市、县等医疗单位与沪杭绍等地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在镇海区成立了长三角医学类院士联盟;沪甬合作办医,总投资14.5亿元的宁波杭州湾医院已投入运营,有近200位沪甬名医常驻;总投资1亿元的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慈溪分院正式开业,是我省首家开业的脑科专科医院……

人才一体化是解决长三角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抓手,更是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如今,上海交大的杨根科有了一个宁波身份—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工作在宁波,周末从杭州湾跨海大桥开车2个小时返回上海,参与研究院建设以来,他已习惯了沪甬两地通勤的节奏。

随着人才一体化持续深入,人才合作交流更为密切,今年宁波“3315”系列计划共吸引了439个上海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浙江创新中心积极打造“创新共同体”,对省内城市入驻人才项目给予同城待遇。甬舟人才一体化发展成效初显,首个甬舟人才一体化发展飞地启用,11个领军人才(专家、教授)工作室设立并开展实质性合作,宁波舟山青年人才联合招聘会等系列人才招聘活动,吸引了2.4万名青年人才云端对接。

此外,联合开展跨区劳动保障联动机制实质运行,与上海签署《沪甬两地劳动保障监察合作协议书》,开辟跨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绿色通道,为2635名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挽回损失6800余万元。

生态发展协调共保得到深化

五一假期,位于海曙区龙观乡的向阳舍民宿人气爆棚,不少来自上海、苏州的游客慕名而来,不仅能体验采茶制茶、骑车健步穿越密林,还能住乡村民宿、打卡网红景点。同一时间,在象山影视城,来自上海的王琦一家换上古装玩起了沉浸式体验秀《长安十二诀》,“入戏”颇深。

每逢节假日,像王琦一样,从长三角各城市而来的游客日益增多。

“旅游监测大数据显示,宁波几大热点旅游区域正成为长三角客群国庆游的稳定落脚点。”宁波旅游信息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说,上海游客大多去宁海、象山吃海鲜,苏州等地游客喜欢在余姚、镇海、东钱湖等地挑选一家上好的民宿体验宁波的“慢生活”。从江苏、安徽、江西等地首次来甬的游客则会先到天一阁·月湖、鼓楼沿、三江口“打卡”。而对舟山、台州等省内城市游客而言,象山影视城、方特东方神画、江北达人村等景区则是他们欢度亲子时光的首选之地。

近年来,宁波文体旅游凸显新面貌,不仅成功举办2019“诗画浙江”高铁嘉年华等各类推广活动,而且联合上海开通沪甬旅游线路80余条。而随着宁波航空口岸同步实施江浙沪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也有利于实现长三角口岸联动发展、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为了让美丽乡村全域得到提升发展,打动更多的游客,宁波去年共推荐创建省级示范乡镇11个、特色精品村30个、达标村600个,全部完成创建目标。

富饶美丽的长三角,恰似一方需要精心呵护的珍贵“碧玉”,要让“碧玉”底色清亮,离不开共保联治。目前,宁波与舟山已签约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深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和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共同打造美丽中国浙江样板。

改革与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

要真正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打破行政区划之间的壁垒。宁波聚焦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一网通办”建设,推动打破跨区域行政壁垒,积极构建统一市场,促进要素有序合理流动。目前,超99%的事项实现市级部门“跑零次”,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件事”一日办结。

与此同时,宁波与长三角各城市在市场环境方面的合作日益加强,牵手频频。

去年8月,宁波与舟山签订了《深化市场监督管理局合作协议》,着力形成推动两地市场监管一体化格局。双方在市场主体基础信息互联互通、市场监管信息共享共认、市场监管措施协同联动、消费权益保护异地受理处置、行政执法等领域加强协作,做到“六个”协同。

4个月后,宁波与上海签署了《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两地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深化合作程度、拓宽合作领域,推进形成开放、联动、高效的沪甬市场监管一体化发展格局,为深化区域协作提供经验借鉴。根据协议,沪甬两地市场监管部门将先期在放心消费、商标品牌、标准化、食品药品风险监测、应急处置与舆情应对等领域开展一体化合作。

进入12月,长三角四地共同启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明确将上海、南京、无锡、杭州、宁波、合肥6个城市列为首批长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试点城市,逐步实现三省一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不断提升区域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就在几天前,甬舟两地也达成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

金融保险跨区合作正在进一步加强。去年9月,作为我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合作项目之一——宁波市政府和上海保险交易所合作共建的数字健康保险交易示范性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通过对居民医疗、保险、健康等大数据整合,打通医疗、社保与商保之间的数据“堵点”,简化投保、理赔流程,降低保险机构调查成本,有效解决群众“投保容易理赔难”、保险机构案件调查难、医疗卫生机构数据对接难问题。同时,宁波上线的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系统,实现对金融风险的全天候、全流程、全覆盖监控,并及时落实风险处置责任、处置结果反馈,从而将金融风险防控在初期。

此外,宁波涉外服务保障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已实现与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互通,与浙江转关货物通关物流节点信息实时共享。

重点合作区块加速谋篇布局

随着跨海大桥、高速铁路、智慧高速公路网络的铺设,吉利、大众、方太、慈星等一大批龙头企业的集聚和成长,前湾新区已经成为宁波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地处杭州湾南岸、宁波市域最北端的前湾新区,规划控制总面积604平方公里,其中包含慈溪、余姚两个全国百强县和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意宁波生态园两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它与上海隔湾相望,是宁波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重要战略空间。

作为浙江大湾区建设发展规划的“四大新区”之一,宁波前湾新区承载着集聚高端要素、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城市功能的发展要求,目标直指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志性战略大平台、沪浙高水平合作引领区、杭州湾产城融合发展未来之城。

目前,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已成立由长三角办、宁波市发改委、前湾新区指挥部等有关方面组成的联合工作专班,已完成《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建设方案和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作为我省4个城市群同城化行动之一的甬舟一体化,也在加速推进。

自去年8月甬舟一体化推进会召开以来,宁波、舟山两市在港口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放联动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社会治理联防联控等领域加快推进,甬舟深度一体化驶入建设“快车道”。

“宁波与舟山强化合作,以清单式、项目化推进机制推进甬舟一体化落实。”宁波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10个重大平台中,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3个已落地;20个重大项目中,舟山500KV联网北通道第二回输电线路宁波段已建成,今年开工或续建16个;一批重大事项稳步推进。

今年,依托甬舟一体化联合办公室和甬舟合作区工作专班,将聚焦六横、金塘等区域,研究编制《甬舟合作区开发建设方案》。

与此同时,杭绍甬、甬台等区域一体化工作进展顺利,《宁波市推进杭(绍)甬一体化发展近期工作要点》印发实施,《宁波都市区建设行动方案》正在征求意见。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宁波市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高婷婷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时评
·新华时评:揭榜挂帅,就是让能者上
·新华时评:震慑“台独”分裂、促进祖国和 ...
·热评丨《反分裂国家法》15年,震慑“台 ...
·热评丨把钱花在刀刃上,直达民生就是直达 ...
·【评新而论·大国经彩】图解:精准施策保 ...
·新华网评:读懂“2.5万亿”里的决心与 ...
·新华时评:做好“中小微”这篇“大”文章 ...
·钧声:撼山易,撼解放军难
·【重磅评论】一份超短报告期待两个“更长 ...
·【评新而论·大国经彩】一图看懂丨落实“ ...
·优化发展环境不松劲 助力民营经济行稳致 ...
杭州影像

萧山临浦体育馆改造 ...

富春江特大桥 紧锣 ...

“空地结合”抓违法 ...

欢乐迎“六一”

审议

水上演练
热门点击
·26岁男子殒命高速,交警看监控不禁一声叹息
·这几种癌症都和抽烟密切相关,你知道吗?
·96岁老人欲卖房娶保姆,黄昏恋该何去何从?
·两名高二学生被提前录取 进入中科大、南洋理工...
·为看周杰伦演唱会,20多万被领导闺蜜坑走了
·最新!杭州市余杭区区管领导干部任前公示通告
·网易拟赴港二次上市 丁磊发20年来首封致股东...
·重磅!交通强国“杭州方案”公布
热点专题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2020年浙江省两会
- 2020年杭州市两会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新春走基层
- 70有我更青春 青春记忆伴我行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2019年全国两会
- 新春走基层
-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