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新闻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经济 | 社会 | 文娱 | 时评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新闻中心 > 浙江新闻
 
 
66岁的他义无反顾坐上去武汉的列车,黄小民:这是我的荣幸,更是我的职责
2020-05-20 10:58:07杭州网

浙江日报

“4个月前,我站在这里,光荣退休。没想到今天我又一次站在这里,收获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5月7日,在浙江省中医院举行的致敬“战疫英雄”表彰大会上,66岁的黄小民一上台,掌声便如潮水般涌来,一番幽默的开场白更是引得全场开怀大笑。

黄小民是浙江省中医院原急诊科主任,征召令下,他曾说:“我这66岁的人,应该还是个青年,理应有所担当。”

2月20日,他只身一人从杭州奔赴武汉,加入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的“重症救治中医专家组”,开展重症病例的中西医联合巡诊工作。3月20日,他圆满完成使命,战疫归来。

回首在武汉奋战的日子,黄小民感慨万千:“这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时刻,我退休之后,还有机会投身一线为国出力,是我的荣幸,更是我的职责。”

老骥伏枥

志在战疫

从医40余年的黄小民,打过不少“硬仗”:1995年参与援非,在非洲留下两年难忘经历;2003年坚守急诊一线,牢牢把守“非典”防控关口;2008年不顾安危冲上前线,在汶川地震伤员转运救治工作中尽心尽责……每一次国家有召唤,他都毫不犹豫挺身而出。

这一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退休返聘的黄小民又站了出来。“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哪里有需要,就应该义无反顾去哪里。”回忆起出征的那一刻,黄小民依旧豪情满怀。

抵达武汉后,他与相关西医专家一起,分为12个小组,先后对50余家定点医院进行了3轮巡查。他们每天进入两至三家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甄别危重症病人,推动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救治,全力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他还记得,有一位危重症患者长期昏迷不醒,他和同事经过联合会诊,为患者灌输安宫牛黄丸等中药,同步进行针灸等中医治疗,三四天后患者病情有了起色,手指会动,眼睛会眨,一个个微小的好转迹象为这场生命争夺战注入信心。

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这场战疫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中医药的疗效,黄小民深感欣慰。

战疫归来后,他心里还时刻牵挂着自己诊治过的那些患者,每次从当地医生的电话连线中得知有人治愈了,有人病情好转了,是他最开心的时刻。

4月24日,对黄小民来说是难忘的一天,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武汉传来——随着最后一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愈,武汉重症病例实现清零!这一刻他期待已久,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无畏生死

静待花开

在武汉的28天里,黄小民一直无暇与浙江援鄂战友见上一面,省中医院有同事驰援武汉市第四医院,他却因为工作太忙,四次巡查该院都擦肩而过,他们第一次相聚是在凯旋当天去机场的大巴上。看到年轻的战友变瘦了,白头发变多了,他感到说不出的心疼。

“我是一名急诊科医生,生生死死见得多了。可是那些年轻的医护人员,他们都还只是孩子,却无畏生死。”黄小民身边有一位经常陪同他查房的武汉医生,工作尽职尽责,后来他才得知这位医生曾是新冠肺炎患者,痊愈以后第一时间重新投入工作。

黄小民感叹,正是无数英勇奋战、毫不畏惧的医护人员,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除了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还有来自各行各业默默提供援助的志愿者,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他。在安吉隔离休养期间,他收到了一张特殊的照片,了却了一桩心事。

原来,驰援武汉时,当地住宿房源紧张,黄小民和其他中医组专家一同住在武汉大学东湖学院的学生宿舍,偌大的宿舍区只有他们8个人。一位农场主负责为他们提供一日三餐的伙食,可是直到大家离开武汉,也没有人知道这位农场主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直到有一天,最后一位离开的专家见到了他,还去他的农场转了转,给大家发回照片,黄小民脑海里“最熟悉的陌生人”这才第一次有了清晰的影像。

谆谆寄语

感召后辈

“我走的时候,杭州和武汉路上都没什么人,你看,现在都开始堵车了,生活还在继续。”在武汉坚守的日子里,黄小民始终相信,这座英雄的城市一定会展现出应有的辉煌,他期望这座英雄城市可以从“重启”走向“加速”。

4月20日是黄小民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日子。患者们见到他都非常激动,纷纷称呼他为英雄,黄小民却谦虚地说,他只是尽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英雄”二字担当不起。

一位出征前给他送了两箱辟瘟丹的86岁老太太,特意带着野山参来看望他。黄小民叫她注意身体,不要来医院,老太太却以“我出来走走也好”的理由执意要来;还有祖孙三代都找他看病的一家人,为他亲手写了一幅字的书法爱好者,相识二十多年的中医“铁杆粉丝”……患者们的热情与鼓励,让他心里暖暖的。

当天上午他接诊了18个名医门诊病人,第二天做了35例胃镜手术,第三天接诊了40个普通门诊病人、做了15例肠镜手术……满满当当的工作量丝毫不输年轻人,为了早日给这些患者看病,黄小民还放弃了省总工会组织的疗养活动。

“做医生是伟大的,这一点我从来没有怀疑过。”黄小民说,医生的职业获得感很强,看到病人病好了比什么都开心。他的母亲也是医生,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他的女儿也走上了从医之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对年轻医护人员的寄语就是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唯有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方能不辱使命!”——这也是他从医45年来对自己的要求。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郑文 通讯员 鲍航行 编辑:高婷婷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时评
·经济日报:畅通经济循环须通“堵点”接“ ...
·夯实民族复兴的家庭之基
·推动制度成熟定型是党的一项重大任务
·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
·【央视快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
·国际时评 | 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只 ...
·【央视快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
·国际时评 | 谁在把人类拖入病毒与对抗 ...
·【央视快评】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 ...
·热评丨“遍地黄花是金针”,带给我们怎样 ...
·政策接地气才能真落地——让干部有更多时 ...
杭州影像

“十碗头” 亮相旅 ...

城市大脑搭平台 惠 ...

径山绿踪 看乡村追 ...

巡山31载 他用影 ...

挑灯夜战 错峰清扫 ...

电动自行车新规来了 ...
热门点击
·出门吃饭 公筷公勺你用了吗?探访多家餐馆发现...
·杭州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出炉 农夫山泉等上榜
·10000元!杭州交警向网约车平台开出首张罚...
·未来5G会像“水电煤”一样成为杭州的基础设施...
·浙江中小学生午餐调查 肉太多盐太多油太多
·一码在手走遍杭城!杭州"人才码"体验来了
·杭州火车南站力争今年7月1日开通?
·英国至杭州临时航班抵达萧山机场 共162名乘...
热点专题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2020年浙江省两会
- 2020年杭州市两会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新春走基层
- 70有我更青春 青春记忆伴我行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2019年全国两会
- 新春走基层
-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