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选择结束生命?
在学校,他是一个开朗的人
王炯今年22岁,1米7的个子,头特别大,骨架也大,看起来壮壮的。
明年,王炯就要走上工作岗位了。他的简历充分证明了他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在班级里担任学习委员,是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分会会长。作为毕业班学生,他拿到了提前就业名额,这个名额每个班级只有十来个。
如今他已经在企业工作20来天了,昨天他工作的企业还给他父母送来了500元钱工资。
同学和老师普遍反映,他性格开朗、乐观。从他临死前仍不忘整理班级的财务清单,可以看出他还是个责任感很强的人。
在家里,他几乎不出房门
一宿没睡,王炯的父母12日早上5点多就出门了。
王炯的家在富阳市农村,夫妻俩坐 车到富阳城里,再转到温州。他们是半路上得知儿子跳海自杀的消息的,下午3点多钟到洞头看到儿子的尸体时,夫妻俩失声痛哭。
“他一向优秀,受不了的。”王永标说,儿子承受了太大的压力。
在王永标看来,儿子性格内向,自尊心很强,敏感。每次放暑假,王炯基本不出门,总在家里玩电脑。夫妻俩叫他出去走走,但他都不肯出去,连外婆家都很少去。
王永标想不出儿子在老家有什么要好的朋友,因为一般没人来家里找他玩。
但每次夫妻俩问他在学校里的情况时,他总说同学之间的关系很好,也从没提过有什么不开心的事。
王炯是独子,爸妈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他身上。
家里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夫妻俩都在造纸厂工作,王永标年薪2万多,妻子1万多。
他们对儿子却非常大方:每年7000多元的学费,生活费每个月1000元。王炯在学校的生活条件绝对算好的,有手提电脑,有手机。在现场的包里大家还发现了几百元现金和3张银行卡。
王永标夫妻俩却是节衣缩食。据学校的老师讲,他们来温州带的2000元钱还是一大早敲亲戚门凑的。
“就这么个儿子,懂事起就没打过。”王永标说。
心理分析:父母亲在能力范围之内满足他一切要求,但是超出他们经济能力之外的,王炯用这种方法去获取,获得的过程是一种强化(例如,偷窃时刺激的感觉)。而且,他偷窃的都不是什么大物品,因此,他想要得到的也许就是刺激感,而非物品本身。
他为什么多次提到“这个错”?
“我儿子很孝顺的。”
在王炯的遗书和发给妈妈的短信里,他多次提到了“这个错误”,还说自己没听爸妈的劝。
王永标说,儿子平时一直很好,很乖,从小到大也没偷过东西。他也不知道儿子这么说的意思。
“我儿子很孝顺的。”王永标说,因为妻子血压高,儿子经常打电话回家询问妈妈的身体状况。有次妻子声音沙哑了,儿子就叮嘱妈妈说小心感冒。每次从学校里回来,他都要给奶奶带好吃的。
心理分析:性格本身内向,但在社会化的过程当中,努力改变自己,这就是社会带给个体的一种压力。
父母亲对他的评价,和老师同学的看法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或者说,他的真实性格无人了解。这种性格的形成,一定不是在短期内,他的自杀行为存在着一个诱发过程,和家庭成长环境、学校都有关系。
“宝宝!宝宝!”昨天,王炯的母亲抱着儿子的遗像,痛哭不止。王永标说,学校在这件事情上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得作相应的经济赔偿。学校表示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处理一直很积极,他们只会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给予一定的补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