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好家风的养成非一日之力,需至微至显,善做善成,久久为功。
着眼细微之处是家风建设之基。要有“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慎微感。古人言“不矜细行,必累大德。”一个人若不拘小节,必将有损于品德修养,以至于犯下大错,家风建设也是如此。一些党员干部被围猎往往从“吃一点”“拿一点”“要一点”开始,慢慢就毁在“这一点”上了。“风起于青萍之末”,细枝末节若不在意,长此以往听之任之,终会“溃于蚁穴”。唐朝宰相元载,早年便使用各种手段收取贿赂,小到粮油布匹、大到金银器皿,他都来之不拒,藏于家中。被查时,家中搜出了八百石胡椒,其日积月累贪腐之多可见一斑。对于普通人而言,家风可能是私事,但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家风的好坏有时关联着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地区的党风政风。好家风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党员干部要常积跬步,注重小事小节,对自己对家人常引导、常管教、常约束,如此才能形成静水流深之力,才能让贪腐之风无可乘之隙。
锤炼品德修养为家风建设之本。“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子须是以身率先”。林则徐的父亲曾给他留下一副对联:“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林则徐继承良好家风,也留下一副对联给子女:“子孙若如我,要钱做什么?贤而不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就是好家风的带动和传承作用。纵观近年来被查处的党员干部,有的一入仕就大搞“近亲繁殖”,本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思想,封妻荫子,让官场成为自家大院;有的沉迷于低级趣味,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给配偶、孩子做了不好的示范;有的给家人灌输特权思想,让家庭利益化、让亲情物质化。这些干部最终都落得自毁前程,连累家人的下场。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德,重言传,重身教,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以身作则为家人树立良好的榜样,自身正才能教子以义方。
管好“后方”净土乃家风稳固之要。《礼记》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齐,而后国才能定。党员干部不仅要严以修身,还要对妻子、子女、亲属看得严一点,管得“宽一点”。从近几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看,有一些行贿者在工作中围猎党员干部不成,“曲线迂回”绕道其家人,通过“旁敲侧击”之法攻其项背。北宋县令陆慎言的妻子朱氏狡猾善妒,贪婪成性,且对权力欲望颇盛。陆慎言对其言听计从,连衙门政务都交由妻子定夺,导致民不聊生、百姓积怨。朱氏不仅没能成为“廉内助”,反而成了“搂钱的耙子”“装钱的匣子”,成了典型的“贪内助”。最终,陆慎言也因朱氏的贪腐行为而受到牵连。再如东汉权臣梁冀之妻孙寿,她奢侈暴虐、比贪竞富,操纵朝中官员鬻官卖爵,最终梁冀一族被皇帝诛杀,孙寿亦畏罪自杀。党员干部要时常关注“后院篱笆”,防止有心人从身边人“下手”,通过他们“搞关系”“走后门”“搞特权”“谋私利”。如果放任妻儿手足仗着自己的权势“狐假虎威”,则萧墙之祸不远矣。
古人曰: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抓好家风家教,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以持恒之力助推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让好家风带动好党风、好政风,浸润好社风、好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