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媒热评丨大手笔与小细活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7-12 23:05   

中国蓝新闻讯 这个夏天,婺剧再次“出海”,让世界再度领略浙江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是在西班牙马德里的运河剧院,在两个多小时的精彩演出后,观众用长达7分钟的掌声,一遍遍致敬舞台上谢幕的演职人员。面对欧洲观众如潮的热情,演员董旭阳既惊喜又自豪,“我们演出时,刚好是欧洲杯开赛,这么多观众来看我们演出、爱看我们演出,这是妥妥地和欧洲杯争流量啊”。

敢与世界第一运动拼流量,这不光是婺剧“出海”的勇气,更是它的心气。小兵也要扛大旗,虽然是地方小剧种,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怎么开才能开出自己的一片天、拥有自己的流量密码?婺剧的答案就是开得精细、开出极致。

演出能力“个个是精兵”

戏剧舞台,吹拉弹唱打、生旦净末丑,一个萝卜一个坑,浙江婺剧团光专业演职员就多达200多人,一整台婺剧演出,通常需要上百人,在省内国内演出,那都是几辆大巴、几趟火车都能搞定的事。可出国就大不同了,一般限制在20人左右,这也意味着每个演职人员都要身兼数职:上一幕还是主角,下一段就成了无缝切换的配角;刚演完青衣,改头换面后就是武旦;一些男演员,上了台能演出,下了台就是道具灯光。个个都是多面手,再小的力量也能迸发出最大的能量。

团队眼里“处处是舞台”

演职人员的格局与态度,是剧团能走得多远的决定性因素,格局与态度是来自于业务能力的锻造,也来自于团队精神面貌的塑造。

一位接待过无数外地剧团的北京剧院负责人,这样描述过他眼中的婺剧团:“他们的后台,没有烟雾缭绕,没有牌声喧哗。每次演出结束后,化妆间几乎都和没用过一样,保持着原有的整洁与宁静,单凭这一点,就证明了这个团队的不同凡响。”

无论是“禁烟”、“禁酒”,还是收拾化妆间,这些看似无需拘泥的生活小节,营造的却是一个健康、专注的工作氛围,一个让每一位演职人员都能以最佳状态投入到每一次演出情绪价值输出。从质朴的农村戏台到繁华的城市剧场,再到遥远的海外舞台,婺剧团戏里戏外始终如一,态度决定深度,格局才能换来结局。

演员心中“时时有观众”

每一场戏剧的璀璨绽放,背后一定是演职人员每一次的精心创作与激情演绎。婺剧的舞台,常是武戏生辉的天地,如经典《白蛇传》中的“水斗”一幕,便是武戏精髓的展现。剧中,“寺僧”角色由身怀绝技的武功演员扮演,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演绎着令人目不暇接的小翻、侧手翻、空手翻等高难度动作,连绵不绝,展现了非凡的技艺与默契的配合。年轻演员们坦言,即便是在高强度下,也无人选择减少翻跟头的次数以图轻松,因为那份对艺术的执着与尊重,不容丝毫懈怠。

为了时刻保持最佳状态,他们不是在演出,就是在练功,亦或是穿梭于前往下一个舞台的路上。无论是宾馆的静谧走廊,还是车站的喧嚣候车室,都能成为他们随时随地练就“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见证。这种氛围下,苦练功成为了浙婺人的一种风尚,而相互之间的支持与激励,则让团队更加团结、坚韧,共同书写着婺剧艺术的新篇章。

剧种可以小,但追求艺术的心气与努力不能小,今天的浙婺人,正在越来越多地向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大剧种发起冲击,在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评选中,婺剧团五度“摘梅”,在中国最有份量晚会之一的央视春晚舞台,婺剧连续7年亮相,在婺剧“出海”中,已累计出访59个国家和地区,演出300余场,居全国地方戏曲院团之首。而成就这一个个大手笔的,正是一件件小细活。

(原标题:蓝媒热评丨大手笔与小细活)
来源:中国蓝新闻  作者:评论员 李阳  编辑:管鹏伟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