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93分、全球第12名……几个数字相加,就让一位县中专的少女姜萍走入大众视线,一夜之间成为全社会的焦点。
围绕她在竞赛中展露的数学天分,讨论声四起,这些声音大致分为这么两类:一种向后看,为这样的天赋选手读中专鸣不平;一种向前看,想用发声为姜萍“挣”个好前程。这些带着家长视角的操心、对一个农村出身孩子朴素的关心,当然是善意的,有情感上的合理性。但是所有关心,都不能偏离了姜萍的个人意志;所有的建议,还得从姜萍想要什么出发。如果只是凭自己的想象,虚构了一个关于当下教育体制“遗珠之憾”的故事,以他人酒杯浇了个人心中的块垒,表达不满,对姜萍是不公平的,对她的成长也无益处,真有可能好心办坏事。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已经有人发出“师徒联手打造逆袭故事”“开卷可以作弊”之类的质疑,还有不少人赶赴她老家各种蹭热度。她的数学老师王闰秋就在采访中呼吁:如果姜萍在决赛没有取得大家想要的成绩,希望大家不要过多苛责。舆论在短时间内“造神”又“毁神”的事情,大家可能都不陌生。某种程度上,一个普通人一旦被卷入舆论漩涡,一切都不由自主了,生活必然发生天翻地覆。这一切,一个17岁的少女能否坦然面对,犹未可知。
至于姜萍的前程,还是应该掌握在她自己手里,不应由他人设计。首先姜萍在采访中明确说“学习服装设计是我的plan A,那探索数学世界便是我的plan B”,说明她很喜爱服装设计,甚至排在数学之前。是否一定要如网友所期待的,成为某所一流高校的数学专业特招生,以后搞科研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选择权在这位少女本人手中。一切希望通过引导和施压,让天才少女符合大众期待的言行,一定要让她把兴趣变成专业的,背后的潜台词都是:个人意志可以被忽略,个人天分应当成为实现集体目标的“工具”。只有当一个人表示需要帮助时,他人意见和建议才有价值,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其次,上什么大学、如何上大学,本是双向匹配的过程。看到一个有天分的孩子,总希望她能得到与其天分“相配”的教育资源,所以默认非“双一流”的常熟理工“配不上”天才少女,迫切希望一流高校能破格录取姜萍,最好是什么考核流程也不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嘛,这种想法过于想当然了。高校有权利以自己认为公平的方式筛选学生,姜萍也并非求学无门。除了职校的对口单招,根据江苏省教育主管部门的解答,等到姜萍来到中专三年级,完全可以和普通高中的应届毕业生一样,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然后同样可以报名“强基计划”。有网友提到的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香港大学等,姜萍同样都有机会申请。
相比上什么学校,怎样让姜萍以自己舒服的方式,保持对数学的兴趣才是第一位。与主流的“天才必须配一流高校”的观点不同,有人认为,姜萍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恰恰与职校相对宽容的课业压力有关系。当一个人可以自由发展探索兴趣,又能幸运地遇到一个好的导师,才是“天分”得到激发的最佳条件。非得让姜萍,按照大众设计的传统精英路线往上深造,未必适合她。实际上,将所谓的天才集中培养的精英教育,到底是否是对的,国内外教育界都有过反思。以兴趣自驱的“非主流”“姜萍们”,或许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鲁迅曾在《未有天才之前》提出“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除了呵护姜萍的未来之路,大众还应该关心如何为孩子们创造天才的“土壤”,如何减少教育中控制与压制的元素,尊重孩子们的自主性,在基础教育中悉心发掘孩子们的兴趣,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向职校在内的各个角落流淌,让我们对教育的认识配得上天才的诞生。